记忆中的乌镇“钟家厅”
标签:
乌镇古镇保护文化 |
分类: 斑驳陆离的诗意 |
(原图文发于乌镇论坛,文字部分略作修改。)
http://s1/middle/4abd02fbnbc9594369b00&690
http://s8/middle/4abd02fbnbc959840c6f7&690
http://s8/middle/4abd02fbnbc959851c477&690
http://s3/middle/4abd02fbnbc95985c7bc2&690
http://s5/middle/4abd02fbnbc95986e6264&690
http://s2/middle/4abd02fbnbc95987dcea1&690
http://s12/middle/4abd02fbnbc95989451bb&690
http://s1/middle/4abd02fbnbc9598f415e0&690
http://s14/middle/4abd02fbnbc95989e4a5d&690
http://s1/middle/4abd02fbnbc9598d93000&690
http://s9/middle/4abd02fbnbc9598e532e8&690
那时的小孩子是可以随便串门的,所以我了解老厅里每一户人家的情况。从钟家的楼梯上二楼,往东是钟家的卧房,住的是钟老先生和钟家娘娘,还有他们的二个儿子。后来钟老先生过世了,二个儿子成家后又住到了别处,钟家娘娘就一人住在这里。子女们经常回来看她,加上出了嫁的女儿也住在这个厅堂里,钟家娘娘的生活被照顾得很好。
从楼梯上了楼往西,是姚家。姚家是皮毛行的师傅,头发有点卷,我们背地里叫他“卷毛叔叔”,当面是不敢叫的。卷毛叔叔平时不太见面,我有一次跑到他家阳台上,看到他养花养鱼,鱼缸里有非常好看的石头,青苔都长得厚厚的,很好看。
卷毛叔叔有一对儿女。女儿现在就在乌镇景区上班。
http://s8/middle/4abd02fbnbc95b711ee97&690
因为第三进的厅隔了四户人家,就开了四个门。四户人家的小孩子经常从这里跑到乡下去,抓知了,抓鱼什么的玩。
钟家厅后面隔了一块地,有一棵非常大的“元宝树”(皂角树),那里住着刘家。刘家的几个小孩经常和我一起玩,刘家还让我带上一点蕃薯什么的回家。刘家有一个小女孩,外号叫“三斤头”,据说出生时才三斤,现在跑去乌镇西栅,开了一家民宿,还生了一对双胞胎,上次见面是几年前了,一脸开心满足的样子。
http://s13/middle/4abd02fbnbc9598e8d1fc&690
昔日住在钟家厅以及边上的邻居们,象厅堂西边弄堂里住着的张家、弄堂口住着的吴家……现在都已经搬出了老宅,分别住到别的地方去了……偶尔在街上碰到,都会关心地问候近况,有些老邻居至今天还保持着联系和来往,有红白之事都互相发贴告知,就象亲戚一样。
http://s1/middle/4abd02fbnf80a755b1ac0&690
在钟家厅的时光,似乎已经很遥远,但又那么清晰。这种很多人家聚居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的不方便,但在那个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有时缺个油盐酱醋的互相借一下,晚上一起乘凉闲话,听广播连续剧,有一个西瓜还跟邻居的小孩们一起分一下。生活非常和谐,其实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
钟家厅在古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已经永远地消失了;但庆幸的是,在乌镇的古镇保护工程的启动下,绝大部份的古民居都被保护了下来。虽然这项工作的进行,当时涉及很多敏感的话题,也引起不少争议,但今天,应该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个保护工程的重大意义。
昔日在江南大地星罗密布的水乡古镇,在近二十年来,大多数已经消失了原来的风貌,而在乌镇,你只要走进修旧如旧的一个个古厅堂,就会感觉回到了过去生活的时光。
图:修复后的西栅蔡家厅(黄建中导演作品《美丽无声》电视剧剧照) http://s16/middle/4abd02fbnbc96e78f3f3f&690
http://s11/middle/4abd02fbnbc96e79d9fea&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