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数歪果仁让他们无法接受的京城美食

(2017-08-21 09:30:12)
标签:

杂谈

​中国的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传统美食如北京烤鸭,火锅、糖醋排骨、火锅、以及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在世界上风靡也不是一时半会。甚至煎饼和肉夹馍在美国大有干掉麦当劳快餐的趋势,但有些北京传统美味却的的确确是歪果仁的噩梦,细数歪果仁让他们无法接受的京城美食。

第十名 臭豆腐:其实这个臭豆腐算是中国的国民美食,在国内的接受程度算是比较高的,但是放到了歪果仁的面前,他们看着眼前这黑黑的、臭臭的东西,完全不敢下口,但吃过之后还是一片好评!相传话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进嘴里,那种鲜美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军事统帅,军队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终于广为流传。

http://p1.pstatp.com/large/322a00024d43dc99a381

第九名 芥末堆儿:其实是芥末白菜,而且很多饭店都拿辣根儿代替芥末,不好吃,但也不算难吃。芥末堆儿是“四凉”之首,听起来邪呼,好象宴会席上就等它出彩。其实,真是那么回事。原先个就说日子难,芥末儿堆就是头牌菜呐!其它的炸咯吱、肉皮冻儿、花生米陪伴左右。

http://p1.pstatp.com/large/320e0000f139f318fed7

第八名 卤煮:卤煮,是一种歪果仁无法理解的幸福!卤煮火烧在北京最著名的是“小肠陈”,这道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认为只有穷人才会吃的小吃却起源于宫廷。用猪肺大肠肥肠加上火烧做出的又辣又烫的东西,不吃下水的闻起来很臭。很多人吃卤煮还要就生蒜一起吃,那味道实在太太感人。歪果仁根本无法接受这么重口味的美食...

http://p3.pstatp.com/large/321b0001047e1b747f32

第七名 姜汁排叉:姜是个好东西,可惜味道实在不咋滴,姜汁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http://p3.pstatp.com/large/320d0004645a0ab73bca

第六名 油炒面:这是泡水喝的东东,上面浮出来的全是油,很腻很腻,喝多点就觉得有些恶心。。。

http://p3.pstatp.com/large/322b00047dd6f95ffab5

第五名 炸灌肠:灌肠是一种老北京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灌肠讲究用猪大肠中练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我上次请我的法国歪果仁朋友去吃,上菜的时候我让他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烫吃,没给他吃吐了... 因为他们基本是不吃内脏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20800012185f89e5088

第四名 麻豆腐:卖相上讲,像一坨x(这里省略几个字),麻豆腐特别咸,又带点馊味,长得也恶心,完全吃不下去... 其实外国人不太喜欢吃跟豆腐相关的一切美食...

http://p3.pstatp.com/large/32080001284d31c14709

第三名 炒肝:谁告诉我为啥叫炒肝?并不是炒的!一半是肥肠...其实就是肥肠猪肝勾芡的汤。但是歪果仁实在觉得太腻了,就像在喝肥肉羹... 而且肥肠这玩意是洗的越不干净才越香...

http://p1.pstatp.com/large/320800013fb67114d91a

第二名 焦圈:据说得就豆汁一起吃,这恐怕是老北京小吃的终极挑战了,连不少90后、00后北京人都喝不惯那种异味,色泽灰绿,味道也挺浓厚……但是光吃焦圈就很难吃,油炸面,没味道。高盐高热量,吃多了还有害。

http://p3.pstatp.com/large/320d00047df096a09380

第一名 豆汁:豆汁不是豆浆,也不是豆腐脑,充满好奇的你千万不要用前半辈子的世界观来定义它。豆汁是毫无争议的豆制饮品第一名,又馊又酸又臭,配合绿油油的视觉,完全是挑战人类极限。

http://p3.pstatp.com/large/320d000484bb3fe0cb02

那股豆汁儿特有的酸臭儿味是发酵来的,可别小看这酸臭味,缺了它豆汁儿可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了。歪果仁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非得捏着他们鼻子喝进去不可。能喝一大碗的都是勇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