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电影的时代回望时代的电影

(2015-01-22 11:05:42)
标签:

娱乐

波德维尔

观照电影

分类: 书舫

通常以“观照”(minding)作为标题的书,多数令人觉得话题宏大,很难接近,尤其还是事关“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似乎可以想见,一堆图表、满纸格式文章,是一种“工作”的产物。但这本《观照电影:艺术、评论和产业的观察》绝对令人耳目一新,这并不只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是大卫·波德维尔与克里斯汀·汤普森这对电影研究与评论界的“神雕侠侣”,而是在盛名之下,字里行间,确实教人真切感知到这对夫妇笔耕不辍的毅力,当然,量化的文字之外,还有对整个时代的犀利观察。

对波德维尔与汤普森而言,无论是对电影形式与风格的论述或是对“电影诗学”的阐释,由宏观影史到个案研究,涉猎范围不可谓不广,而更教人惊叹的是,他们在关于电影的写作中,常常以文学、宗教、音乐等各样跨界的知识来解读电影及其文化或产业的源流与现象,涉及的影片文本之多样,阅读质与量的多元及广泛,确是当代研究者(电影研究者尤是)中的标杆了。而《观照电影》,作为作者经年来博客文章的集结,是波氏伉俪对当下(2006-2011)电影作为本体、客体及文化生产链条的最新思考,自20069月开通“博客电影艺术观察”以来,两人对包括影片票房、何为大片、文本分析、DVD发售及艺术电影推广等不同角度的问题发表了看上去相当随性的看法。

在本书中集结了从截至2010年共发表的300篇博文中遴选的32篇文章,分别以“行业观察”、“电影写作”、“叙事和风格”等分类,由于博客文章的自由度很大,所以在某些关注看上去很严肃议题的文章中,常能见到一针见血的字句,诸如在反驳大路货影评的“时代精神”解读模式(有点类似于对SLAB学派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时,波德维尔便以全方位但绝对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出“时代精神”本身的模糊性及以其作为解读手段的不可利用,因为对于如何由大众对一部影片的热捧看出某些时代精神,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何况观众和评论家,对于影片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而更致命的一点是,一部影片由筹备到上映直至引发后续的观感与体验,往往要经过一两年甚至更久,那么,你如何在一部两年前开拍的影片中看到今天的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呢?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波德维尔的论述并未到此为止,在《待售的超级英雄》一文里,围绕美国类型电影的等级制度、特效发展、表演美学等方面,开始了旁征博引的阐释,令超级英雄之于当代(博文发表的2008年)美国社会及观众的关系,延伸出对漫画主题电影意外的产业与文化多元的思考。

单单是对议题的反思或对产业的思考,并不是《观照电影》的阅读乐趣的唯一向度,在《电影人应该被定论吗?》( 20071010)一文中,围绕着评论界、学界及舆论对于电影人的加冕提出了相当犀利的批判,在此文中,波德维尔对影史赋予格里菲斯的地位提出了质疑,更指出,《公民凯恩》在今日的经典地位,实际上是影片在商业上宣传造势的产物,几个被奉为教科书经典的深焦镜头,实际上其拍摄本身,并未有自觉意识,甚至采用了多次曝光及拼接的手段来完成纵深的视感,而这种“写实主义”的镜头语言,被同样成为了教科书的安德烈·巴赞总结成了一套关于电影风格的论述体系。在此文中,波德维尔甚至引用了法国新浪潮的导演夏布罗尔的话“总之我会给他们留下一点可供玩味的蛛丝马迹”来坐实关于影片解读严肃性的解构:原来影评人读解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导演故意为之的产物。这些对于“经典”及制造“经典”的机制本身的反讽与反省,已然超出了一般影评的视野,是对影评及电影文化本身的反问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最新的中译版中,除了文字本身的阅读快感及再度体验早已经在波氏夫妇著作中体验的细密思路,读者还可由每篇博文的注释中,获取与文章有关的观点、数据及电影周边的最新信息,许多网络链接被印刷成二维码,这令阅读纸质版的读者可以自由便捷地用手机随时扫出相关信息,这些网页中有文章所引用的影评、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站、延伸话题的讨论等详尽实用的信息,可谓是本书内容之外的另一层含量同样丰富的延展阅读库(在原版中是以网页链接形式印刷,具有同等信息量)。这也与本书的“展望未来”部分对dvd、互联网及艺术电影下载等话题的讨论相映成趣:在最新的时代里,二维码扫描与纸张阅读相结合,能够释放多少从前所不能体察的思维能量?

当然, “展望未来”的部分其实距离本书中译本问世的今天也已经有数年之久了,但其中的某些议题在今天仍旧是需要留待未来考察的,比如汤普森对于“史上所有存世的电影”尽皆网罗成自由付费下载的“天堂电影院”观点的批评,是否有可能在P2P时代得到相对乐观的解决方案?当然,也许P2P时代自身,也已经结束了。

 

 

齐鲁网

 

 

在电影的时代回望时代的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