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杏花村中有家园

(2010-02-02 19:50:45)
标签:

秦腔

陈妙华

易俗社

杂谈

分类: 古调独弹

http://s3/middle/4abb9e1e47e9cba249e02&690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是秦腔名剧《三滴血》的唱词。演绎它的秦腔名家陈妙华,从此再也听不到了,昨日凌晨3时30分,她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走完了70年坎坷多舛亦传奇的一生。

http://s4/middle/4abb9e1e0730fac1ae503&690
易俗社小剧场内设灵堂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往陈妙华生前工作过的易俗社,大门的墙上已贴着白纸黑字的讣告。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保卫说:“陈妙华为秦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这里接受戏迷的悼念,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设在小剧场内的灵堂上摆放着两排花圈,她的两个儿子和弟子的花圈在最前面,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也送来花圈。灵堂最前面的桌上放着陈妙华黑白遗像。“我们希望妈妈去世后,能把最漂亮的样子留给她的戏迷。”儿媳说。昨日,一些戏迷前来送陈妙华最后一程。年过八旬的老戏迷王元杰拄着拐杖、在老伴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对着遗像三鞠躬,几度哽咽,场面令人动容,更多戏迷在签名册上写下了“德艺双馨,浩气长存,秦腔名流,艺名永驻……”的留言。今晚7时30分,为悼念陈妙华,易俗社将携秦腔表演艺术家,在易俗社小剧场门前举行演出。3日上午,将举行陈妙华遗体告别仪式。http://s13/middle/4abb9e1e0730facb36cfc&690

她为秦腔艺术而生,她是真的热爱秦腔,她让秦腔走向全国。

  昨日上午,西安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冀福记对陈妙华这位昔日的同事,给予很高评价,“是她让秦腔走向了全国”。冀福记讲,新中国成立前,秦腔由于传统观念,不允许女演员扮演小生。陈妙华成为第一批小生女演员,在秦腔发展历史中,成为女扮男装表演的标杆。“陈妙华通过她的表演,将男声的浑厚洪亮与女声的清亮轻扬融合,形成秦声秦韵独特的美感,让人们改变了对吼秦腔的印象。”秦腔是地方戏曲,但通过陈妙华参演的两部电影,让全国人民了解到秦腔的魅力。

    39岁的惠敏莉是西安曲江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易俗社分公司经理。1989年,刚满18岁的惠敏莉从艺校来到易俗社。“我不是陈妙华的学生,但平日里演戏和排戏,都有接触。”一次自己扮演匈奴公主,演出刚结束,就被陈妙华叫到身边。“她当时给我讲,公主该怎么演,如何塑造出个性。”惠敏莉说,“陈妙华给我说‘娃,你是个好苗子,希望再给咱捧个梅花奖回来’。”后来,惠敏莉真的获得戏剧梅花奖。惠敏莉说,陈妙华对秦腔真的特别热爱,她后来精神出现了问题,经常有恍惚情况。但只要有人提到秦腔,她就会把眼睛瞪大,说出自己的见解。

http://s15/middle/4abb9e1e47e9cc2844f8e&690

她有天分也能吃苦

    今年83岁的郝振易在陈妙华1949年进入易俗社时,负责指导她唱腔。“就嗓音和唱功而言,陈妙华的天赋很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很难有来者的。”郝振易说,陈妙华很有思想,有次找到他说,她认为要想当好演员,就必须有天分、有文化、能吃苦。陈妙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58年,郝振易陪陈妙华到长春拍摄电影《火焰驹》,其中有一场卖水的戏,需要演员挑着担子。陈妙华从未碰过担子,为了表演的真实性,她每天用担子挑两桶水,在排练厅里一圈圈走。

http://s4/middle/4abb9e1e47e9cc36bdc93&690
她的人生让人感慨

    61年前,孙莉群和陈妙华同时进入易俗社。孙莉群讲,1958年至“文革”前是陈妙华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她几乎是全民偶像,每天都能接到很多书信,大多数都是求爱的情书。”这些显然没打动陈妙华,她将所有的精力投入秦腔。当陈妙华的事业因种种原因走下坡路时,才开始考虑婚姻问题。后来,陈妙华离婚、出现精神问题,“相比她的艺术而言,她的人生让人感慨。”孙莉群说。

http://s8/middle/4abb9e1e47e9cc75ae017&690

记住陈妙华记住她所留下的

  1940年生于西安市,秦腔文武小生。父亲庄正中是易俗社著名的小生演员。

    她1949年进入易俗社学艺,师承凌光民、杨令俗、封至模、宋上华等名家,20世纪50年代初因饰《白蛇传》之许仙而一炮走红,1956年荣获陕西省戏曲观摩大赛演员二等奖,1958年随陕西省电影艺术团赴长春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1960年参加电影《三滴血》的拍摄,均担任主演,其英俊的扮相和高亢圆润的唱腔闻名西北,蜚声全国。

    陈妙华嗓音条件优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陈派”。代表剧目有《火焰驹》、《三滴血》、《夺锦楼》、《紫金冠》、《白蛇传》、《京兆画眉》、《扫窗会》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