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卢梅坡原著《雪梅》一首。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小小读古诗:
梅雪争春各自都不认输,连评断的诗人也费心思,不得不搁笔细细品味。梅终是逊于雪花的洁白,但雪又比不上梅花自有的清香。
梅和雪争相报春,各自不肯认输,诗人想要做个决断,倒是难了,搁笔细思量,还是不分上下。梅花到底比不上雪的洁白,可是雪又输在梅花的芬芳上。
小小的读后感:
卢梅坡,南宋年间人,一生失意,只在江湖中逍遥,虽是才子却也清高,作品尤以菊.梅.雪等清丽脱俗事物为素材。
上面这首诗是以《雪梅》为题的两首诗中的一首,明日就会贴上第二首的读后感。
诗的精彩之处无疑是后一句。雪梅,既咏春雪又咏腊梅。雪固然纯洁洁白,梅却也在冷霜中暗香浮动。在那干净的,于有还无,绵长但也淡然的风姿中,雪颜色占上风,而梅花则因为花香而有优势,孰胜孰劣,诗人自己很难得出一个结论,我读了,按照诗人的看法,还真没有个论断呢。古往今来,因为梅雪的一番争春,使骚客们大费周章,其实又何必下一个定论,梅和雪各自的美丽放在一起,让冬日的寒冷做一个使者,我们只要年年可以看到这纯净又不失生气的雪梅,不是就足够了么?
似乎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更能展现梅与雪的魅力,因此诗的头一句就用了这样的写法。梅花盛开和白雪皑皑皆为冬天里才会出现的事情,古人写梅花常也同时写白雪,雪中怒放的梅花似乎也只有白雪衬得出它的清丽来。岁寒三友:梅,松,竹,离开了白雪作衬托,却都失去了几分高绝。没有雪纯净的本质,梅花的清香又飘得了多远?
我们这个地区里少见梅花,或许因为这样,我自己印象里最纯洁的就是雪花。小时候我在一个小城里读书,冬天里会下大雪,遇上这样的日子,头天下,第二天为了念书就得自个登自行车从已经冻结实的雪地上去学校。上学路上还有个大坡,如果中午放学时雪还没化,我回家就得像运动员一样做高难度动作,为了控制车子,得用脚在雪地上用力,像用自行车滑雪,很惊险,不过,那时小城没有什么汽车,因此相对得很安全。除了在平地上滑冰,打雪仗,我们走读的学生还有机会滑雪,那时冬天里最有趣的事就是这样子。好久不上学了,也好久没有到那个大坡上滑雪了。现在生活得城市郊区有滑雪场整天开放,可我一次没去过,小时候的快乐心情在那里是找不回来的。题外话,我不觉中又想啰嗦啰嗦,见谅。让我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是,心里现在只记得刮六七级大风的冬夜里,一个人骑车走在茫茫白雪中的经历,当时我没有想什么梅花和雪花哪一个才更美丽,更是春天的使者。哎,我现在能坐在电脑前写这些感想,谁又能说不是靠那些个寒来暑往的历练呢,所以我没有正常得进入大学,心里却不是太遗憾,虽然自己会惭愧,但常想上大学在我竟是那样的虚荣。嘿嘿。
对这首咏雪梅的诗,我还是觉得后一句精彩,因为这样比起来竟使雪越发白,而梅越发清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