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2013-12-25 07:59:55)
标签:

杂谈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是宣武区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元代政府在此设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厂甸。一般的庙会大都是以庙宇的名称命名,厂甸庙会的庙宇有三座,即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这三座庙宇都是明朝建造,火神庙现为宣武区文化馆,吕祖祠在厂甸七号,土地祠已拆。由于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农历正月,佛事兴盛,人群和商贩摊位连在了一起,所以称为厂甸庙会。
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据乾隆年《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光绪年《厂甸记》中说: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途。”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正式认定,成为旧都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1945年,残灯破庙的冷落时期,仍有游人逾20万,占当时京城人口的五分之一。
厂甸庙会是卖耍货的大世界。大大小小的耍货摊儿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满海王邨公园周围。厂甸的耍货,有多达百余种:面人、泥人、锡制刀枪、竹木刀枪、蜡鸭子、泥嫁妆、绢花、毛猴、泥哨、纸翻花、铁丝变花、花脸、风车……所有耍货精巧新颖且价格便宜,非常诱人。
厂甸庙会还是个博览会,各类商品有大致的分区。古玩摊多设在东琉璃厂街路北的火神庙、海王邮公园和靠近虎坊桥的南新华街路西。其中,火神庙的摊位整齐、货色较好,海王邮公园中的稍差一些,而南新华街路西的地摊,就差远了,没有货架,只是平地摆摊。货色也有不同,火神庙中多为金银饰品、珠宝玉器、玛瑙钻石等;海王邮里多为瓷器、铜器、木器等摊位。
南新华街的地摊,都是些劣等货色,什么都有,价格低廉。说得更准确一点,火神庙中的是珍宝摊,海王邨里的是古玩摊,新华街路边的是破烂摊。
厂甸庙会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自古便以文市著称。同时特色小吃、传统工艺、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具盛名,逛庙会的人三教九流、工农商无所不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每当厂甸庙会的最后一天即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在东琉璃厂西口处燃放盒子,那是一种大型烟花,观者甚众,使庙会欢乐的气氛达到高潮。
解放后,厂甸庙会继续举办,是京城市民春节必去之所。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中断一时。1963年,市政府重开厂甸庙会,全城轰动,席棚布帐鳞次栉比,商摊货贩比肩靠背。
2001年,厂甸庙会在阔别京城37年后,又以崭新的面貌、深厚的文化内涵、高雅的文化品位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一举成为北京标志性庙会,使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继续得以传承。民俗学者们亲切地称厂甸庙会为北京的文化名片,原因是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之一,也是这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一个。
举办了9届后,2010年厂甸庙会撤出南新华街,转至陶然亭公园举办,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阻碍交通;二是宣武区不挣钱,每年为举办厂甸庙会政府要倒贴上千万元。到了陶然亭公园,就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举办了,靠拍卖小吃摊位和门牌还能挣钱。

清末民初,将厂甸庙会场所修建成封闭式新式市场,因在该地曾出土辽代墓志,知此处当时名海王村,故定名为海王村公园。园内平时供游人游览,春节时园内园外皆称厂甸庙会。海王村公园东西两面为一层铺面房,南面设拱形大门,北部为工艺品陈列所,院内有石雕喷泉和亭子。整组建筑皆为砖木结构仿洋式样。现状拆改严重,大门没有了,两侧变成东琉璃厂新建筑。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7号的吕祖祠(见上图),始建于明代,是明代琉璃厂烧窑师傅们祭拜祖师爷的地方,据说是官府修建的,保佑能烧出好琉璃瓦。烧瓦离不开火,所以在南边建了火神庙。现在吕祖祠还在,已改为民居,高高的后墙在青岛驻京办大楼的东面。吕祖祠坐北朝南,大殿和东配房保存较完整,西配房和大门已拆改,院内存有石碑一块。大殿为绿琉璃瓦屋面,带有琉璃正脊和垂脊。2003年宣武区政府曾提出重修吕祖祠的计划,但是十年过去了,还不见动静。

火神庙原馆址在琉璃厂东街29号,三进四合院,大门坐东朝西。民国时期改为北京市第四民众教育馆。1951年改为北京第四文化馆,1952年改为北京市前门区文化馆,1958年底与宣武区文化馆合并至今。总占地面积为159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89平方米,2001年宣武区文化局投资重修。至今仍保留原火神庙的寺庙明代古建筑遗迹。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文化馆设四部三室,即:办公室、文艺辅导部、美术部、文学创作部、后勤保障部、财会室、艺术档案室,在编人员32人,离退休人员13人。二十年前,这里的京味书楼曾举办过京味文化讲座,引起了各界文化人的广泛关注,有各行业知名与不知名文化学者50人左右参与讲座。如今,由于种种原因,京味文化讲座已经停办多时。
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领衔的北京评书宣南书馆”2007915日正式落户在开阳桥东北角新建的宣武文化馆,喜爱传统曲艺的观众又多了一处欣赏评书的好去处。

土地祠,又名土地庙,位于南新华街路西。土地庙是古代中国最多的庙宇,据文字记载,明代每个有居民的村落都有土地庙,最小只有一间房,就住“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二尊神。清末,土地庙曾为安平水会所在地,安平水会是由大栅栏商户集资成立的消防队,成员由大栅栏商户伙计们充当,救火器具“汲桶”等放在土地祠里。每年厂甸会期,书贾都在土地祠门前设摊,古玩商又多借土地祠的房子陈设字画出售。
著名的丰泰照相馆曾设在在土地祠北面。北京丰泰照相馆是由沈阳人任景丰于1892年开设的,这是中国第一家照相馆,1905年任景丰邀请京剧老生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丰泰照相馆成为中国最早拍摄电影的制作机构。此后丰泰照相馆又陆续拍摄了《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白水滩》、《金钱豹》等京剧的片段。丰泰照相馆的拍片活动历经四个年头,于1909年毁于一场大火之中。丰泰照相馆的拍片试验,开创了中国人拍摄影片的先河。此外,任景丰还在大栅栏投资开设了大观楼影戏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民国年间有一种说法,叫中华民国大改良,拆了大庙做学堂。那时办学之风很盛行,所以不少庙宇都改成了学校。
南新华街路西有一座四层院落,大小几十间房屋的大庙,叫“土地祠”,是闻名遐迩的厂甸庙会三座庙宇之一,始建于明代。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改成了小学,叫公立第三国民小学。为了多腾出几间房子当做教室,将佛像集中在一起放在第三层院儿西边的那座高大的娘娘殿里,用木板隔开,因其宽敞仍可放桌椅供孩子们上课。
解放后,更名为南新华街小学。学校对面路东是厂甸,南面是琉璃厂,北面是和平门中学,西面是一条小胡同叫平安巷。学校朝东开的红漆大门,第一个院是一、二年级教室,南房是教职工食堂。过食堂边上的一条小黑道,是学校唯一的小楼。楼下是教师办公室,楼上是高年级教室。楼梯是木头的,非常窄,只能一人上或下,楼上是木地板。
学校第一任老校长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经常在校会上激动地讲当年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李白珩老师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女弟子。学校的校长室里的墙上挂着的镜框里是一幅白石老人画的画儿,这是李老师给学校从白石老人那里求来的。她除了教图画课外,还在课外小组的活动中,教授参加美术小组的孩子们画中国画,画的有小鸡、牵牛花、螃蟹、虾等齐派画。在李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授下,学生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儿童绘画比赛并获奖。
每年的寒暑假,南新华街小学都举办丰富多彩的儿童乐园活动。每个学生发给一张活动证,下午到学校参加乒乓球、棋类、看幻灯片及其他游戏。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在操场西边种了一排杨树苗,同学们轮流值日,经常给小树苗浇水并围上护栏。在同学们的精心养护下,这排杨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现在这地方,变成了一座新建的北京市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来娘娘殿前那两座雕刻精美的石羊和一对石狮早已不知去向,连同同学们精心养护已绿荫成行的高大杨树和第三层院儿里的两棵粗大的古槐也不见了。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北京市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始建立于1915年,原名国立北京(后来叫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幼稚园,在南新华街路西现在第一师范小学院内,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幼儿园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建校起就设有幼稚园,园址在小学校内。文革前改名为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并迁至东琉璃厂西太平巷和平门中学校园内。1987年原南新华街小学并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遂从和平门中学平房迁至南新华街小学校址,南新华街21号一座新盖的三层小楼,并改名为宣武区实验幼儿园至今。您可不要小看普通的和平门中学啊,那是1906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所在地,当时叫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现在叫北师大。
实验幼儿园目前现在是市北京市一级一类园,并在全市率先进入示范园行列。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环境整洁幽雅,赋有儿童气息。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学、游戏、生活配套用房,具有适合幼儿发展的硬件设施以及合理的卫生设施。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教师李玉英长期在该园任教,她爱生、敬业的工作精神为全园教职工作出了示范。幼儿园有60%的教师获全国、市、区级荣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希望之星共计6人。该园共7个教学班,34名教职工(其中2名教师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收托幼儿210名,50%以上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