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6 21:39)
左安门内大街忆旧
今天中午与一位律师朋友在左安门内金龙泉宾馆吃饭。他是承德人,今年52岁,律师事务所在方庄写字楼,他在左安门内左安浦园买了房。席间聊起了左安门地区往事。
左安门地区形成于明代设立左安门之后,逐渐成为天津、山东人进京通道,行成住宿餐饮街。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2014-08-22 22:14)
平谷建轻轨能救平谷吗?
2012年6月,平谷区区长张吉福透露,轨道交通平谷线的基本走向已经确定,初步确定为沿京平高速连接平谷和北京城区。建成后,从平谷到城区只需约30分钟的时间。
这让平谷区看到了复制通州区发展模式的可能——曾为北京“郊区县”的通州,由于城铁八通线的建设运营,从郊区县逐渐演化为
(2014-07-26 21:11)
北京市第126中学
北京127中学隔壁是丁香小学和北京126中学,这三所学校都是原来的汇文中学的老校址,门牌号都是东城区船板胡同1号。
北京市第
(2014-01-19 21:38)
葫芦河村
“九华山庄”所在的小汤山镇葫芦河村,明代移民到此地成村。温榆河的二条支流葫芦河和沙沟河从西北流到这里汇合,河道把村子围绕,又从村中穿过,因此得名葫芦河村。清代,葫芦河村西北在咸丰初年建有第四代定王、定敏亲王载铨的墓地,有董、崔、徐、王四姓看坟人后代在此居住一百多年,成为村中的大姓。
葫芦河村位于小汤山镇最北端,东面是小汤山镇常兴庄村,西面是小汤山镇大柳树村,北面是兴寿镇香屯村。2012年12月昌平区国土资源局确权的葫芦河村集体土地还剩下
(2013-12-29 22:46)
北京又增加了一条“大辫子”公交车线路
从2013年12
(2013-12-25 07:59)
厂甸三座庙今何在?
厂甸是宣武区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元代政府在此设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厂甸。一般的庙会大都是以庙宇的名称命名,厂甸庙会的庙宇有三座,即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这三座庙宇都是明朝建造,火神庙现为宣武区文化馆,吕祖祠在厂甸七号,土地祠已拆。由于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农
(2013-12-20 23:19)
天坛还罩着“蜘蛛网”
站在天坛祈年殿的坛基上向西北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密密麻麻的天线网,有如一张张巨大的“
(2013-12-06 21:12)
北京城“缺少”西北角
宏伟壮丽的北京城,是由坚固的城墙围合封闭起来的。东北、东南和西南均为直角,唯西北界城墙自海子向西南倾斜,成一缓平的斜角,形成了北京内城缺西北角的形制。
对于北京城缺西北角这一现实情景,民间有两种说法并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第一种说法是,内城西北隅属于积水潭水域,明朝初年战事紧张,没有时间花大力量填湖建城,只能沿水域的西南堤岸临水建城,城墙缺角是战事与地形地物所限。
(2013-10-24 20:00)
北京市中学校排号顺序小知识
北京是全国最早出现现代化教育中学校的,始于1864年育英男子学堂和贝满女子学堂,属于美国基督教公理会。1901年北京设立第一官办中学堂,就是后来的地安门中学,原名直隶高等中学校。进入民国以后,北京开始出现私立中学校。
解放前的北京(北平),一直是教会、私立、公立中学校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