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军悟道:死磕——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

(2018-04-16 22:24:09)
标签:

it

财经

教育

历史

文化

雷军悟道:死磕——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Lj2s01FCLsdVOicHibpeToMmzhoQw0Z47hNRAoMWwDQ3rFBWOYwiaxNcqa6X0albzA2IBzYylyFjN65YPlPMBniaA/640?wx_fmt=jpeg



探索人,就可以探索世界驾驭世界


死磕,头拱地,拼命干,把生命交给目标,

就是世界上顶级的经营之道!



人才最重要,尤其是高科技公司,老板都是孙子,技术大拿才是爷,当不好孙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老板无私心偏见,把技术大拿的需求利益放在首位。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公。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雇很多人,一定不能做很多事。我们的哲学是:少就是多,一定要专注。”


——少则得,多则惑。治人事天莫若啬,一啬到底。以最符合自然秩序的真,即最经济、最节俭的组织方式,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困境,这是错的。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尤其对像小米上千亿营业额、上万名员工规模的企业来说,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我可能无意之中使用了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就是拼命地认真地工作。”


每个人都在利他而不自知

每个人都活在道中而不自知

每个人都活在大自然的恩典中而不自知。


雷军也处在这样的困惑中。

他从业创业几乎是做啥成啥。

人们说他特别智慧又有很强的执行力,

而他自己做的无非是比别人更拼命工作。


在三星访问看到人人都玩命工作

路上再翻开《六项精进》。

原来他一直在做的利他的事!

原来他一直在各种各样恩典之中!

原来他从小开始的死磕,

拼命干把生命交给目标,

就是世界上顶级的经营之道!

 



——王育琨手记


  岛 君 说  

众所周知,去年是小米成功逆转的一年。究其原因,雷军曾称,因为之前一年小米就提两个字:补课。“要认识到之前我们的第一还很虚,还没有真正与之相衬的实力,要放下架子从零开始创业,缺啥补啥,对标行业领先者,保持谦卑心态。”


对标行业领先者,保持谦卑心态。这一点,雷军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小米创业之处,他就埋头研究行业领先者,向海底捞、同仁堂、联想、Costco、三星等企业学习.....


雷军将他们的商业精髓用于小米的运转之中,并总结出一套特有的小米法则。他的“专注、极致、口碑、快”至今被许多创业者奉为圭皋,而事实上,还有一些雷军总结出的商业精髓被我们忽略了。在雷军看来,公司若寄希望于依靠奇招逆转困境,而忽略了基本功,基本就是万劫不复了。


以下是根据雷军演讲整理的一些商业精髓:

 


编 辑:程灵素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ia2tlPL7gUJP8HBfgELiapNP0dj2okZLAxM2vlrEm2DxREbKktE9EIOibiaGrCPX4oecDXoMvenURGwwEkbWHqgcA/640?wx_fmt=jpeg

雇的每一个人都要精挑细选

 

雷军说,沃尔玛跟Costco这些零售业给他的经验就是,低毛利是王道。只有低毛利,才能逼着你提高运作效率。而小米要接近成本来定价,高效率就是王道,没有高效率,这个公司会赔得一塌糊涂

 

“我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说企业不赚钱就是犯罪,企业的社会使命就是要赚钱提高效率。但是类似于亚马逊的神话,只有贝佐斯做到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我们既然不想坑用户,又要赚钱,就只能用所有的聪明才智来提高效率。”

 

但雷军强调,提高效率不等于克扣员工。所以,雇每一个人的时候,小米都需要精挑细选。“人才最重要,尤其是高科技公司,老板都是孙子,技术大拿才是爷,当不好孙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比如虎哥,Hugo Barra,安卓的产品副总裁,谷歌的全球副总裁。雷军用了3年多的时间,说服他到小米工作。

 

雷军强调,人,对于一个高效率的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资产。“我们尽量少雇人,对这些人却有一个要求:前两三百人,全部十年以上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使一个公司高速发展而不翻车。”

 

当然,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中途会不停的有人上车和下车。但是,对于小米来说,核心管理团队始终牢固

 

那么,如何留住人?雷军认为,必须做好四点。

 

1.打造利益共同体

 

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雷军当时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人才加入时会给3个选择条件:

第一,可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第二,可选择2/3报酬,然后拿一部分期权;

第三,可选择1/3报酬,然后拿更多期权。

 

实际情况是: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小米工资“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因为他们持有股票,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

 

2.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创业公司都很重视内部培训和提升,但往往做不好。雷军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培训费,人力资源部就不会当成专门的事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

 

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创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合适。雷军本人最开始是做技术的,转换成管理者的过程中,最大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学会宽容。


在你的眼光看来,这个人一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你要容忍他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

 

在创业型的企业里面,找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反过来呢?是不是能够一眼就看到这个小企业身上,或者这个人身上的优点?


小马能够拉大车,在雷军看来,核心就是宽容,要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

 

4.要能取信于团队

 

很多创始人会将公司当成自己的财产。比如想去海南玩一趟,是否属休假?是否应从公司报销?

 

雷军给自己定了一原则,只要分不清,一定算自己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ia2tlPL7gUJP8HBfgELiapNP0dj2okZLAMUe2MRJ0BhtHr4zwMStiatfWib88eAKGzyMg42wMozUib0Olzya6puNsQ/640?wx_fmt=jpeg

想成就伟大就要控制贪婪

 

雷军曾在分享沃尔玛和Costco案例时,提出过一个问题:一个公司的毛利率越高,真的越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雷军自己的回答是:毛利率高的公司,效率一定很低的

 

在低毛利的情况下,怎么高效率的工作才是厉害的地方。

 

小米刚开始是零毛利的,依靠大规模的生产,大概能有百分之十几的毛利率。雷军强调,关键在于,把小米的整体运作成本控制在5%以内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雇很多人,一定不能做很多事。我们的哲学是:少就是多,一定要专注。”雷军说。

 

雷军认为,精英阶层说卖得便宜一定很low,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世界变化快。中国商业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效率低下,任何一件东西要经过很多层才到消费者手上,价钱也翻了几番。

 

小米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过程最大限度压缩,压缩完以后把所有成本用于产品研发。你在美国买东西可能也是中国制造的,但只有中国一半甚至1/3,甚至1/10的价钱,这很让人崩溃。

 

只有改善商业效率才有机会改善产品品质,小米严格的限制了自己的毛利率,整个公司的文化是控制贪婪,只有这样这个公司才是长期可持续的一家伟大的公司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ia2tlPL7gUJP8HBfgELiapNP0dj2okZLAT7tDa6tg0FEGJmG6W4V6KkJndicYwjTbWyAoMvms177DlUsuPdCAjhg/640?wx_fmt=jpeg

干好“小学一年级”的活儿

 

雷军曾在顺为资本线下活动上做分享称,钱,是深度科技公司或将面临的最大危机

 

因为深科技公司其实没什么现金流,至少在可预见的1、2年里,绝大部分会比较难以产生正向现金流,因为做业务很难迅速变成销售额、变成利润。

 

这就给公司带来巨大挑战,你是否拥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可融到钱后你怎么管理?

 

雷军说,自己见过很多稀里糊涂的的创业者,直到下个月发不出工资时才想起来要跟股东商量能不能借一点钱发工资。股东的确有帮助公司的义务,但绝不是动不动就借钱。

 

那自己如何解决?先把“小学一年级”的活干了。

 

你先搞清楚公司有多少人,每月需付多少工资,交多少房租、水电费,这些都是固定成本。差可以不出,广告可以不打,设备可以租用,这些都是变动成本,就是你紧急时可以不花的,但固定成本是你一定要给的。然后用目前账上的现金除一下,要是没有18个月,你就真心应该“睡不着觉”。

 

“我当年要求公司一定要有18个月的固定成本。并且钱花一半就要开始融资,因初期阶段你没有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时,融资最要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ia2tlPL7gUJP8HBfgELiapNP0dj2okZLApM0UAeQXaRGKicZibMZuSTPjEJK7fwZgJ0M6SgS0EYVibTQIBzeasJyRQ/640?wx_fmt=jpeg

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像过去联想集团曾遭遇困境,柳传志两度返回董事长位置力挽狂澜一样,雷军亲自跳进去负责手机业务也是因为,这是小米的生命线。

 

用雷军的话说,手机要是垮了,基本就是万劫不复。在外界印象中,小米擅长出其不意。其实雷军思考的是,“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困境,这是错的。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尤其对像小米上千亿营业额、上万名员工规模的企业来说,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小米之家深圳旗舰店开业前一天,小米高管开了整整一天战略研讨会,主题是十年后小米能否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代表,十年后小米会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雷军从制造领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时,小米应该带领一群中国品牌和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世界都奠定了无可动摇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坚持干下去,十年后的小米可能会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中国代言人。”

 

雷军还在内部说,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雷军改变了中国制造业。“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ia2tlPL7gUJP8HBfgELiapNP0dj2okZLAv2OKiaK1Y0NSMyNrHarsKdaHGpia1fDlRxQRMSicgE41AcW4mS72ZodNQ/640?wx_fmt=jpeg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是8个字


雷军在去年的小米投资年会上称,自己见过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其实他们比大家想象的要忙很多。

 

“九月我和张峰(小米供应链副总裁)去了韩国三星总部,有幸见到三个副社长。我就随便问了个问题,首尔这么堵车,你们几点上班?有两个说,早晨六点半上班。

 

因内存缺货,我又去拜访负责内存的副社长,他是早晨五点。他说,因为要在办公室跑步一小时,收拾好后六点半到办公室。我说那你们几点下班?他说一般六点,但晚上都有应酬,大概十点左右。

 

那天晚上果然有应酬,就是请我喝酒,结束已12点多钟。”

 

雷军说,自己讲这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三星成为全球最赚钱或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因为每个人的付出可能远超大家想象

 

“这次来的飞机上,我看了一本稻盛和夫的书——《六项精进》。这本书里2/3的内容就是在讲这三句话: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认真拼命地工作;3.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看完这本书我挺感动。我可能无意之中使用了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就是拼命地认真地工作。”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Lj2s01FCLt0to5vkblGMVUrHz3XMiayeKknXs4u34Xtqoxb8hiazlvAibicym31uAHJZb2nT7SL2OpmFn43h00wGg/640?wx_fmt=jpeg

扫码进入,得到自己潜能评估报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Lj2s01FCLseC0aeCZ7mPDAtDqXh9esWib6QgY3sd4BW63jAhjdPDibkkFls8erFVwC4evssbkz3CrC4LQI2kTNw/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Lj2s01FCLvYq4XBcmfs8hNkCkMjuEKBlFCGM036mqLsnGwTamgFAafFIN9icL5yzY9votfNibLZjgINgibiadJbh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Lj2s01FCLvYq4XBcmfs8hNkCkMjuEKBMtTkvksEwtOnTlVutkzHF7UHavnjpgJ1FIj8ic8vg8VUU4QibSxXvmWA/640?wx_fmt=jpeg

 

——————————


https://mmbiz.qlogo.cn/mmbiz/pLj2s01FCLvCrtk0Vzalzn4qXkAaIjqickqbfRCia7icHXMle165Zk7gfpRELEc2DI9WtEeuQxVhINPexb0KwZr2g/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