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归来吧,民族的匠心匠魂!
王育琨
本栏上期“苹果正在死去”发表后,我将核心部分缩写成一条微博:“16年前,乔布斯说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公司衰亡密码:苹果正在死亡,而且不可救药。为什么?被颠覆的经历,让乔布斯发现,许多公司一旦有了规模,销售人员便取得了公司的主控权。一心想着产品的人,却被剥夺了主控权,匠心、匠魂没了,产品的魂、公司的魂没了,死亡就是早晚的事了”。微博引发了热议。
@致烽明德说: “说得对,我经历了3家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当企业家成功时,大多数人不再喜欢静下来辛苦钻研产品,而是喜欢品牌运作、广告投资、资本运作、并购整合资源、土地、人脉。缺失了一把手的产品灵魂,就变成了职业经理的训练营,有术无道了”。
@披着霞光影相随说:日本约1.3亿人口,百年以上的企业达22219家,其中39家有500年以上历史。中国人口约14亿,百年以上企业不足10家,药和酒为主。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文化崇拜能工巧匠,而中国人崇拜物质财富。
确实,中国这些年劲吹浮躁之风。销售为王,策划为王,渠道为王,市场为王,品牌为王等等,是在中国企业界比较流行的热点词汇。这些热词所代表的一系列包装行动,曾不止一次地给企业带来过好处。以至于人们将其当成了做生意天经地义的事。
销售人员、外来的策划包装大师,取得了主控权。如何投资媒体、如何靠点子化险为夷,都是在这些高人和咨询公司的作用下,推出一大堆成功案例。甚至一些战略定位的案例也无法脱俗。比如,“怕上火找王老吉”,一度成了商界最成功的案例。可几年来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如火如荼的凉茶商战,却让客户找不到北了。
狂躁的商战,最大限度地扒开了中国时下的大品牌,让人们看到内在贪婪的机芯。本来上善之水,应充盈着爱与恭敬,才可永续进入中国人的口中。可是,这个品牌,就那一点点利益,他们都能拉下脸来,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对身边的合伙人都如此,对弱势群体消费者,会怎么样?这个问题一冒出来,就让人心寒。
这不是一个品牌的悲哀,这是中国商界的悲哀,这是中国消费者的悲哀,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中国企业人,应该学学乔布斯,特别是乔布斯的三个环节。
第一,乔布斯回到生命的本源,回到自己内心,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本位,他对极简主义与大美有着不可替代的品味,那是他的天命。
第二,他把那些生命中潜意识的灵感火花,羽化为具体的产品,赋予产品一种独特的灵魂。形成从生命中的定位、产品定位到公司定位的整体协同。
第三,他通过建构一个层层开放的场域,把客户真实意愿、概念设计、磨具设计、生产制造、硬件工程、软件工程等等在他的苹果体系之中协同一致,倾宇宙之力,打造苹果之妙有!
在所有资源中,乔布斯最看重人才资源。他只找顶级人才合作,也只能与顶级人才合作。这样的人,不会抱怨他的态度,不会由制度设计推着去工作,他们全然是自发自动。这是有灵魂的族群,是他的灵魂伴侣。他只能跟灵魂伴侣合作。这是乔布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超乎寻常的妙有关键所在。
乔布斯守住了“妙有”,却没有守住无为;他为产品建构起一个生生不息的场域,却没有给他的人才建构一个生生不息的场域。这或许跟乔布斯的人生态度有关。他就是要在天空中,留下他一个人的印记。他没有升起这样的发心:建构起一个生生不息的场域,造就出世世代代的巨匠群体。
在华为,以客户为本,以产品为本不是口号,不是说法,而是一种呼吸和空气。是弥漫着匠心匠魂的华为场域中的气息。
李东生[微博]评论说: 要做百年企业,非常需要这种工匠精神。确实,百年企业需要匠心匠魂。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要有打造精品实现生命精进的绝对虔诚与热情。在他那里,一切围绕着生命精进,围绕着精品的匠心匠魂,所有观念形态、活动、价值、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
狂躁的商战该停歇了!回来吧,中华民族的匠心匠魂!
原始出处: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