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企跨国并购要抢占两个制高点

(2009-11-11 07:08:59)
标签:

制高点

并购

皇帝内经

中国汽车

创业精神

财经

车企跨国并购要抢占两个制高点

中国车企跨国并购需要抢占的制高点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不用回避,就是中国的市场份额第二个制高点,就是你的创业激情,你的原创力。

搜狐财经讯 当前,中国的汽车企业走出国门频频展开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是抄底还是会踏空?11月9日,搜狐新视角产业论坛召开,搜狐财经现场直播,以下是嘉宾精彩观点:

著名管理学家和并购专家,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先生:

    汽车企业在做这种跨国并购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跟对方需要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讨论清楚,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上为什么欧美这些大品牌要纷纷找到你,什么道理?按任正非的话说,做企业重要的是你这个企业要占领制高点,形成高下相倾的势能,成就你这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车企要通过跨国并购走出去,就要抢占两个制高点,这两个高端。

中国汽车业的制高点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不用回避,就是中国的市场份额,说起来中国企业凭你的技术、凭你的专利、凭你的原创,并不是说欧美企业能够看中的,但是中国的这块市场我们中国汽车企业应该知道,这是你要抢占的高地,只有把国内市场做精、做透、做的真是到位了,所有的跨国公司大品牌都会来找你,你占有了制高点。

第二个制高点,就是你的创业激情,你的原创力。你这套以中国国学为基准的、以心为本的这么一整套的经营体系,不是简单的经营理念,而是一种哲学、一种思维、一种血液能够流传到你这个公司中每一个员工具体的行为、思维方式中去,这么一种东西,这是中国企业另外一个制高点。中国汽车企业在走向国际跨国并购的时候,千万千万别忘掉这两个制高点。

董海涛副总说得特别好,说了一个盲点,我开始说要用创新精神激活欧美大公司的体制是需要的,但是董总说要有更本源的东西,这个实际上我也完全认同。我这两年跟企业家交流的时候动不动喜欢用一个互动话题,无非是五个排序,股东、客户、协作商、员工、社会怎么排,前两年大家异口同声的把股东排在第一位或者也有把客户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今年以来有几个小企业家、大企业家怎么排序呢?员工第一,协作商的员工第二,客户第三,社会第四,股东第五,一整套就是文化的体系。我前两天碰到靖雅的老板张永舵,他给我讲以心为本的经营,从靖雅海鲜的概念来说。

    第一,我首先要想到客户的心理,客户为什么到我这儿吃饭,他订水饺可以一个一个去订,任何一份菜要感觉到不好就可以无条件退菜,我觉得这个菜不行。对员工来讲,老板就说一定要照看好我的员工一件件小事,他们在哪住、在哪吃、他们的家里怎么样,由这个员工来考虑我这个老板、这个公司的大事。就是说我们现在眼睛光盯在大企业身上,没有看到小企业,没有看到中国企业原生原创的以心为本经营的这套东西已经成型。

    我最近在做研究,我感到这些东西很美妙,并不是简单地说创业精神,实际是非常丰厚的东西。我们《皇帝内经》最早的时候,4700多年的《皇帝内经》就说,一个人只要治理好自己的身体就可以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身体、治理好国家提出四个字,非常关键的,这四个字我认为就是企业以文化整合以心为本的四个要点。

    第一法”,道、“规矩、商道,尤其当地的文化、当地的体制、当地的传统、当地的习惯,这个法必须要了解,没有法就没法整合。

    第二“财”。财就是企业的生命能力,

    第三“侣”,公司内部都是合伙人,公司外部上下游都是我的合伙人。

    第四“地”,要接地气。这四个字是中国公司可以走上国际非常成型的文化整合的模型或者要素,正好最近在我出版的新书《答案永远在现场》就在谈这件事,所以文化整合董总我同意你的,不是简单的创业精神,实际里面有丰厚的东西。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0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