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你的“地头力”

(2009-03-09 07:18:49)
标签:

财经

开发你的地头力

管理学家、世界银行顾问王育琨认为,地头力是一种从零到一的突破性思维,一种不找任何借口头拱地的突破能力,一种敢想、敢做、敢坚持的开拓能力

第一财经日报胡蓓

   31日,由《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和蓝狮子读书网联合主办的蓝狮子新读书运动系列论坛第二站——危机时期企业管理的本真,邀请著名管理学家、世界银行顾问王育琨先生通过本真的视角对企业运作和管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讲述通过对自身的自察反省,以一拱到底,解决问题的精神来应对危机中的自我和现实。


敢于承当

  王教授用李小龙的武术拳法——“截拳道引出了一个贯穿讲座始终的地头力的概念。王教授指出,地头力即是一种从零到一的突破性思维,一种不找任何借口头拱地的突破能力,一种敢想、敢做、敢坚持的开拓能力。就像截拳道一样,它无任何形式,但也可以是任何形式。

  王教授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自我固定和封闭,设定牢笼。他此时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就是说,要了解自己必是由与别人接触后反求诸己"方能达到。

  从通俗意义上说,地头力首先可以理解为一种负责到底、敢于承担的勇气和责任感。《亮剑》中的李云龙,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在王教授看来,李云龙的身上就具有一种勇于承当的使命意识。对待战争,他始终抱着每战必胜的信心,一旦上场,必定冲锋陷阵、挥洒自如,那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亮相的一拱到底的地头力,那份死也不能倒下的英勇气势,就足以让敌人胆寒。

  勇于创新

  当然,要使战争获胜、企业成功,决不仅仅是敢承当,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自我反省,以求创新的突破性思维。王教授认为,中国很多企业经营者的失败之处就正在于缺乏这样一种对自我求真的参悟力。

  有一个“80的创意案例。顼世栋,中国顶呱呱彩棉集团董事长顼同保的儿子。本是一个富家子弟,可以安逸地享受父母给予的富足生活,而他却选择独立于家族之外,走自己的创业之路。曾经两度中途辍学创业,接着又去英国留学。2006年,20岁的顼世栋和好友在伦敦注册了QX(凯安斯)服装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创意师。公司发展仅仅一年时间,营业额就达到上亿元。

  王教授说,在这位“80的身上,他看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地头力,尤其有意思的一点就是,顼世栋对一切理论都嗤之以鼻。在他的一篇以一切理论皆可笑为题的博客中,他这样写道:看来,理论无绝对,是种偏见,会降低我们的处事能力。他认为,企业不需要理论家,最需要的就是善突破、肯坚持的员工。

  全心投入

  王教授欣赏这位青年的一点还在于,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他提到,顼世栋曾跟他说过,他创业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要赚多少钱,他只是单纯地想做这件事,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这一点在日本经营之圣、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者稻盛和夫身上也能看到。稻盛和夫本身是个信佛之人,在他看来,经营企业就要像自己的信仰一样,投以最大的敬畏和专注。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当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任务上时,无论对个体和对环境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那时会产生现场的神灵。

  在讲座的最后,王教授引用了中国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无论风平浪静,还是危机重重的时候,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全神贯注,时刻把握自我,调动所有能量,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把事情做好,这恰恰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寻找的地头力精神。

 

原文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