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是谁砸掉了考生的“助听器”?

(2010-06-13 23:33:29)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帖看板
现实版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是谁砸掉了考生的“助听器”?

六月八日,在英语考试结束一个小时之后,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他孩子反映当天英语考试听力听不清楚,整个考场都是这样的。我对他说,听不清楚就听不清楚了,不可能为个别学生甚至班级去重新设置听力考试,但是这个可以追究一些人的责任。记得教育部在之前公布了投诉电话,我建议他打个这个电话投诉一下。

 

当天我的学生陆续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考得不错,我也沉浸在喜悦中,因为对于学生,我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晚上将近十一点,我接到春来茶馆的电话,说有更多的学生反映听力听不清楚,特别是首师大二附,一些家长围着学校讨说法,第二天一些报纸也陆续报道了这事情,后来晨雾老师也转载了相关的文章。我今年第一次转载文章,因为只要是为了考生,只要是没有违背法律,一些事情我还是尽力做的。

 

毋庸置疑,如果一个考生努力十几年,在最后即将收获的时候,由于他人的原因,导致考生与自己的梦想挥手最别,这多么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每一个考生背后是一个家庭,许多个家庭组成一个社会,如果一个社会要健康、和谐的发展,有一个关键词显得格外重要,那就是——公平。可以说,众人的心目中,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考试,尽管在不同的地方也会出一些违背这个公平的事情,但是它的地位依然没有被撼动。尽管不可能要求主管部门在高考各环节中做到尽善尽美,可是有相对完善程序,相对完善的设施还是必须的。

 

几个月前,我在一篇文章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h4a1.html告诉一些学生,今年英语听力可能作一个转变:听力方面。

   高考命题要求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简单的推测能力。主要体现在:

    首先,听取材料更加多样化。听力材料不仅仅涉及到购物、问路、看病、打电话、订餐、售房、度假计划和安排等等常见的话题,还会涉及到体育、娱乐、新闻、等社会话题,从而使听力内容更加丰富。

 

 

    其次,语音更加大众化。原来高考英语听力都是有专人录制的、对语音、语调、语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要求语音标准化,能反映出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英语听力向大众化过渡,反映出不同阶级人们的真实生活,甚至还要求考生掌握各种语音现象,如连续、同化等。

 

    如果说一些考生不适应这个听力考试,那是他们准备不足,如果说是设备的问题,那一定是相关学校准备得不足,是整体的“配套实施”存在不足。从学生的反映来看,问题还是倾向后者。

 

    那么,在一些家长们失望之余,在一些考生无奈之余,我们不禁的要问:监考老师干什么去了?考点主任干什么去了?一些巡视人员干什么去了?英语听力听不清,监考老师和学生同在考场,学生的反映情况巡视员和考点主任应该清楚,为什么他们不先反映情况?当学生走进考场,满怀信心、满怀信任的用手中的笔签下自己的“诚信协议”,打算用笔去书写未来的时候,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那么就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问题了。

 

    当播放听力的音响有问题的时候,学生唯一的“助听器”就是那些在现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了。可是在现实中,没有人敢出来担这份责任,那无疑就等于学生的“助听器”被砸掉了。甚至都想把“碎片”掩盖掉。

 

    记得我给学生印发的资料有一行字:网路问政成为“时尚”,政府通过网络集纳民意、民智,网民以留言、博客、微博等形式参政议政,这种交流方式成为中国政治生态中的新亮色。当总理和网友对话的时候,这个亮色显得格外的亮。

 

 

    昨天晚上看到晨雾老师的一篇文中:晨雾一篇文章被删除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jka6.html我就想,考生的“助听器”已经被砸了,难道“碎片”就不能保留?要是能“修复”就更好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