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魔羯男人布瑞
魔羯男人布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57
  • 关注人气:61,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是周末,大盘仍将震荡,是良好的加仓买入时机。

(2007-11-15 22:35:54)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股票

理财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分类: 股市解析

两市在周三强劲反弹之后,周四出人意料地低开后均呈明显的震荡整理态势,尾市稍作反翘仍收于较低点,最终以一根小阴线报收,走出了震荡洗盘的行情。涨跌家数显示市场活跃程度再次大幅下降,而成交额则约为1220亿元,成交量保持温和状态。

 

今天大盘并没有延续昨天的上升趋势,展开窄幅修整,由于临近周末,加息预期笼罩着市场,大资金持续进场则显得相对谨慎,但反弹节奏未乱,震荡修复还将有序展开。而在今天大盘的震荡过程中,有色金属板块走势相对比较强。正如我在昨天文章的观点一致,连续调整后反弹不会一蹴而就,在缩量反弹的背景下,大盘在60日均线下方出现反复也属正常,多空仍将进行争夺。

 

从今天大盘的整体运行走势看,在60日均线附近如期展开震荡,5日均线开始走平上攻,整理仍然属于合理的震荡范围内。由于昨天反弹幅度过大,今日出现反复震荡、技术性反抽应该是正常的。由于缺乏消息面的刺激,多空双方的争夺并不激烈。从银行等大盘指标股的盘中异动上冲,还是表明了多方目前的积极态度。显然,今天主力只是利用的谨慎和恐惧心理,在进行震荡洗盘、清理浮筹。一旦震荡整理结束,市场的心态就会得到彻底扭转。

 

当市场心态仍然弱势时,管理层在近日从政策面上却频吹暖风,“基金扩容再度开闸、港股直通车无限延期、QFII年底前将再获两倍额度扩容”,政策利好出台之际,股市正处大跌后的相对低点附近,大批个股重现投资价值。利好政策表明了管理层对于当前股市的态度,因此,5000点附近可以认为是一个政策底,可能的“加息利空”与上述“政策利好”相比,其影响力可以算是相对有限的。

 

今日大盘出现震荡走势是件好事,如果今日再度大涨的话,将会导致多方能量释放过快,二次探底就很难避免了。这种边上行边震荡的走法是非常良性的,与6.20之后的大盘有相似之处,照此走下去,大盘必然再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后市仍然有一定的反弹空间,大约还有300点左右,但是过程可能有一定的曲折性,这主要是由当前的形势决定的,考虑到目前物价上涨的压力,未来央行将可能继续加息或上调准备金。

 

大盘正在酝酿跨年度行情,目前市场心态似乎是乍暖还寒,目前正是加紧备战的时刻,朋友们应采取逢低吸纳的原则,重点关注的是那些严重超跌的二三线具有成长性个股。明天是周末,市场惯性的谨慎心态将导致大盘继续震荡整固,可关注5日均线的支撑,并在股指回抽过程中继续关注有潜力的超跌股。明天依然是良好的加仓买入时机。

 

我相信耐心和勇气才是财富真正的朋友。

 

机会是跌出来的,对于目前已经蠢蠢欲动的超跌低价股,朋友们可适当关注,需要等待时机,但暂时定义为短线操作,果断的买入、卖出决择,目标在30日均线或60日均线处(个股不同,因股而异),见好就收。

 

还是重复那句话,“当市场贪婪时我恐惧,当市场恐惧时我贪婪”,只要牛市基础未变,市场恐惧时带来的只是机会,坚守好自己的阵地,用耐心换取回报。

 

现在和530前的情形有极大的不同,530前是机构空仓、散户满仓,而现在正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如果在一片利空消息和恐高声中散户都跑了,把基金套死是不可能更是不现实的。目前利空不断,主力脱身困难,好戏还在后边朋友们,捂住你手里的好股吧,不要让基金借机骗走了。

 

还是那句老话:行情只有在欢乐中才走向死亡! 

 

持股需要耐心,持币更需要耐心。谨慎是十分必要的,盲目追涨实在危险!耐心等待低点建仓机会。我们在近期的操作原则就是: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股市里唯一不缺的就是机会。对于场外观望的朋友们来说,继续精选潜力个股,回调正是上车时。巴菲特说的好: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行情的后市演绎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在此提醒朋友们应保持一份谨慎,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买跌不追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市场人气高涨之时逢高减仓,风险释放之后则是投资者逢低积极入场的好时机。在目前操作上,建议朋友们坚持“大涨大卖、大跌大买、小跌小涨、耐心等待的16字方针”的策略。操作上依然要防范市场性风险,避免因消息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

 

我要提醒朋友们,看问题的角度要因时变化,要向蝙蝠学习!

 

当然,形势的判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