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人诽谤三宝怎么办?
(2014-05-23 10:06:44)
标签:
转载 |
分类: 有感随笔 |
小乘阿含部·第0550部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这位支谦是三国时期的翻译家,翻译了很多佛经。
这部《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专门介绍了62种邪见。
这部经有1万多字,分享可能要4~5天时间,我们摘取部分内容来学习一下。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央数。及谤法比丘僧。弟子梵达摩纳。嵯叹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是师弟子便共诤言。各自非其所说。常随佛比丘僧受请。
有一天,佛祖与1250大比丘在俱留国游化,当时有外道须卑以及须卑的弟子梵达摩纳,跟随佛祖和比丘众。
这个须卑就诽谤三宝。他的弟子梵达摩纳呢,就赞叹三宝。结果他们两人就相互争执不下。
是时佛从俱留国。往至舍卫国。止在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会于迦梨罗讲堂上。坐共议言。是事当云何。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常随佛及比丘僧受请。异道人须卑。谤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弟子梵达摩纳。嗟叹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
有一天,佛祖离开俱留国,去了舍卫国,当时,比丘们就在迦梨罗讲堂议论须卑师徒的事情,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呢?
佛彻听遥闻诸比丘共议说是事。佛便起往至讲堂。佛则坐。佛问诸比丘言。属者会迦梨罗讲堂。所议何等。诸比丘白佛言。向者会共议言。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常随佛及比丘僧受请。异道人须卑。谤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弟子梵达摩纳。嗟叹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佛言。
佛祖有天耳通啊,在别处也能听到比丘们的议论,于是就去讲堂坐下,说你们在讨论什么事情啊。比丘们就说了须卑师徒二人的事情。
一个人诽谤三宝,一个人赞叹三宝,这个应该怎么办呢?
换作其他人,那还不好办啊,诽谤的就是我的敌人,恨死他了,赞叹的就是我的亲人,爱死他了。
这个叫做入附出污。
佛祖呢,当然不会这样教大家了。
佛言。善哉诸比丘。会常当行二事。何等为二。一者说法。二者思惟。
佛祖说:很好啊,大家要经常做2件事:
1说法,
2思考。
佛告诸比丘。若有谤我及法比丘僧。汝曹不嗔恚。念恶愁忧者为善。若有谤我及法比丘僧。卿曹便嗔恚愁忧者为有衰。
佛祖告诉大家:如果有人诽谤三宝,你们不要发脾气啊。
如果你保持正念,不要去为此犯愁,这个是好的态度。
如果听到有人诽谤三宝,你如果发脾气,那就不好了。
比丘。若有嗟叹我及法比丘僧者。汝便当不喜亦不愁忧。亦不喜喜者。汝便有衰。
如果有人赞叹三宝呢,你应当不喜也不忧。
若复有谤我及法比丘者。汝意便当念言。彼人所说。非至诚言。佛无有是事。
如果有人诽谤三宝,你应当想:那个人说的,其实不是事实,佛祖没有那样的事情。
比丘若有嗟叹我及法比丘僧者。汝当念言。实有是事。所以者何。其少知者但有诫不能多闻者。便嗟叹佛。
比丘,如果有人赞叹三宝,你们应当想:说的确实是事实。
其少知者但有诫不能多闻者。便嗟叹佛。
这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诸比丘问佛言。何所是少知但有诫不多闻嗟叹佛者。
比丘们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佛言。其人说言。佛不杀生。无怨结。不持刀杖。教人为善。慈哀一切及蜎蜚蠕动之类。亦不取他人财物。但欲布施。心亦念布施。见人劫掠人者哀念之。身自行清净。不入人罪法。修清净梵行。乐清净行。不乐恶爱欲之法。
佛说,有人说:佛祖不杀生,不结怨,教人向善,慈愍一切众生甚至虫蚁。
佛祖也从不偷盗,喜欢布施,看到别人被偷盗打劫就觉得很悲哀。
佛祖修清净梵行,不沾淫欲。
亦不妄语。所言至诚。乐实无虚。世间人皆信其言。无有异意。亦不妄念。不两舌传语斗人。若有诤者和解。各令安隐。不骂詈。亦不恶口。所说令众人欢喜。但说善不欺言。知时至诚。有义行法。所言柔软。
佛祖也不撒谎,说的话都是诚实的话,喜欢实话,不喜欢虚言。所以世间人都相信佛祖说的话。
佛祖也不两舌,不挑拨离间,如果有人争吵,就想办法和解,让他们都安宁。
佛祖也不骂人,不恶口,说的话让众人都欢喜。
不坐高绮好床。亦不着香花。不听歌舞。不饮酒。亦不着金银珍宝。
不坐豪华的座位,也不涂脂抹粉,也不听歌舞,也不饮酒,也不穿金戴银。
常以法食食不失其时。不受男女奴婢。不绝生谷。亦不受鸡羊猪。无有舍宅。亦不市买。不行斤斗寸尺欺侵人。皆离于刀杖挝捶恐怖人。
佛祖吃饭也是依法而行,不随时食。佛祖是日中一食。
佛祖也不接受奴婢。也不接受鸡、羊、猪这些牲畜。
佛祖也没有房产,也不去做买卖,不会短斤少两欺负人。也不会去用暴力去吓唬人。
譬如异道人。贪着食。以是比着行。多居谷食酒畜生衣被医。沙门瞿昙。皆无是。
比如外道贪着食物,佛祖没有这样的事情。
譬如异道人。受人信施食。以是故常作痴业。徐行出入。诽谤嫉妒。但欲得自恭敬。佛常离是痴业。
比如有些外道,受人供养,喜欢做一些愚痴的事情,喜欢诽谤嫉妒别人,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别人恭敬自己,佛祖没有这样的事情。
譬如异道人。受人信施食。畜聚落舍宅谷食树木果蓏菜园。自取食之。佛皆离是事。
比如有些外道,受人供养,就添置房产农庄,只顾自己吃,佛祖没有这样的事。
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在高广绮床上卧起。以金银好画之上布施[袖-由 延]及诸象马畜生诸飞鸟之毛。以布座上。佛皆离是事。
比如有些外道受人供养之后,就贪图享受,在豪华的床上睡觉,用金银珠宝来装饰自己的宝座,佛祖没有这样的事。
譬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便共相问言。王者云何。贼云何。兵云何。斗云何。大臣云何。郡国县邑云何。女人云何。淫劮者云何。说世间事。说开事海事。佛皆离是事。
比如有些外道,受人供养,就喜欢谈论一些世间俗世,比如国王的事情啊,盗贼的事情,大臣的事情,城市的事情,女人的事情,淫欲的事情,说这些世间事。佛祖没有这些事情。
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行虚现实。应表里不相副。示光法明。以求财利。常贪钵。佛皆离是痴见。
有些外道,受人供养,却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都是贪图名闻利养,佛祖没有这样的事。
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便共诤讼言。我知法律。卿不知法律。卿为邪见。岂能知法耶。我为正见。语言前后颠倒。我为正见。卿则见邪。卿为负我得胜。卿恶卿边。至无复受其言。卿当学行。为有保任不。佛离是畜生果。
有些外道,受人供养,喜欢争讼,说我知道法律,你不知道法律,你是邪见,怎么会知道法律呢?我是正见,你输了,我赢了......这种行为以后会招感畜牲果报,佛祖没有这样的事。
有异道人。受人信施食。常行摴蒱博掩。便言我以得鞬橛兜摴蒱君犊塞卢。佛皆离是事。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还有不少内容,我们跳过一些,这些我们都不会去做,有兴趣的师兄可以自己看看。
佛言。若有异道人。于过去劫中。见过去事。于无央数道。各各学其事。知其中事。皆在十八见中。若有异道人。于当来劫中。见当来事。学当来事。于无央数道。各各了其事。皆在是四十四见中。
佛祖说,如果有外道,在过去劫当中,见到过去的一些事情,这些见解都在18种邪见当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