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话故事:范蠡华丽转身成为财神

(2009-07-10 14:26:4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词与对联

诗话故事:范蠡华丽转身成为财神

 

史载,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越国大夫,上将军,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范蠡出身寒微,却胸怀大志,富有谋略。吴越争霸时,范蠡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教训,十年生聚,终于完成复国大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深知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审时度势,激流勇退,弃官从商,避开了政治漩涡。范蠡的睿智和功绩,引来不少文人骚客的赞颂: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陶朱公庙》  陈师道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

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经范蠡旧居》  张蠙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悼古》  陈襄

 

碧城楼角重凝眸,迤逦平原接古丘。

七国战争人不见,六朝兴废水长流。

远烟芳草年年事,明月清天夜夜愁。

范蠡功成在何处,五湖波上一扁舟。

 

一些人关于范蠡的了解,以携西施入五湖而结束。但是他一生的业绩却并未就此打住,以此为起点,范蠡又开始了下半生的财富生涯。从古人颂范蠡的诗中也可看出端倪。宋朝诗人吕本中在《过定陶范蠡庙》中写道:

 

悠悠千载五湖心,古庙无人锁绿荫。

为问功成肥遁后,不知何术累千金?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滨,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范蠡在齐的经济活动,使他在当地成了名,齐国便聘他从政。他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多年的政治活动使他对政治上的荣耀已失掉兴趣,没有接受,便离开了。 

 

清代诗人徐公修赞誉范蠡的七律,比较全面地叙述了范蠡的一生,其中就提到了“两国甘心抛相印”:

 

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

居陶业振工牟利,霸越功高早退休。

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

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为了避免再返政坛,范蠡离开齐地,到了陶,来此后改名为朱公。他与定陶的缘分就是从此时开始。朱公说“以为此天下之中,交通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陶朱公”之名便据此而来。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在齐首次发迹后,“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它又记载范蠡在陶经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以后,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之谓富好行其德者。”

 

定陶,战国时称为陶,后因为纪念范蠡的居住,将名字改为“定陶”,至今沿用。这一字的深意,使得范蠡在定陶成就了两千年的缘分。定陶一带至今还流传一首民谣:

 

红兰寺,朱漆门,堂上坐着大财神。大财神,出凡尘,三聚三散越王臣。

越王臣,富贵身,手里捧着聚宝盆。聚宝盆,天下闻,财源滚滚满乾坤。

 

陶朱公善于聚财,乐于散财,又肯帮助别人发财,聚财散财,随心所欲,财富对他来说几乎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对这位驾驭财富得心应手的“财富英雄”顶礼膜拜,愈传而名愈显,在民间陶朱公也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由圣人变神仙的演变过程。秦汉以后,陶朱公就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

 

有人还专门对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进行比较研究。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地所供奉的财神也有多位,又有文武之分,如武财神赵公明、关羽,文财神比干、陶朱公等等。在所有被供奉的财神中,只有陶朱公与财富有关,陶朱公是当之无愧的“财神”。

 

(注:古之陶地是现在的何处,争议不少,但认为是定陶的较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