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对联 |
分类: 诗词与对联 |
平安公司对联的水平不咋样
原来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回文对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正念倒念是一样的。此联一出,社会广为流传。俺认为比较好的下联:
山东落叶松叶落东山
国美计算机算计美国
昨天俺正在拍片时,有朋友发来个下联,俺没顾得上回,说是对哪个上联的绝对啊:
日照老年人年老照日
俺晕啊!虽然年老对来自,照日对海上词性不对,下联也不是平音结尾,但内容绝了。想想比平安保险公司的对联水平高多了。俺是平安公司的VIP客户,平安保险公司年年送对联,每年的水平都不咋样,今年送的对联是:
上联:更高更快更健康
下联:添福添寿添平安
横批:金鼠报佳音
下联嘛还勉强,平安公司的名嵌进去就算凑合了。上联那大水词(水的不行不行的),全无意境,不知所云,且没有仄音结尾。没见过对联都是平音结尾的,或许是俺孤陋寡闻。不知道平安这么大的公司文化底蕴咋这么差?众多的VIP客户不笑话吗?怎么也该请个文豪咨询一下吧,或是问问像俺这样的假文豪。
现代人喜欢对对子的人不多了啊,要想学对对子,除了看看唐诗、宋词之类的,《元曲》那是必须要看的,因为曲中对偶特别多。
最常见的对有下面几种:
除了通常的合璧对(两句对者),还有鼎足对(三句对者)、连璧对(四句对者)、联珠对(多句相对者)、扇面对(隔句对,长短句对者)、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叠句
叠字对等等
俺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供同好博友参考:
一、三句对仗的鼎足对
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后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里。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
类似的例子在元曲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张可久的:
山花红雨鹧鸪啼,
院柳黄云燕子飞,
池萍绿水鸳鸯睡。
马致远的:“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还有一比较特别的鼎足对受后人推崇:
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天马人龙注:多悠闲,羡慕)
二、四句对仗的连璧对
黄尘万古长安路,
折碑三尺邙山墓,
西风一叶乌江渡,
夕阳十里邯郸树。(无名氏《叨叨令》。)
这四句为连璧对,先后列出“长安路”、“邙山墓”、“乌江渡”(取霸王自刎乌江的典故)、“邯郸树”(取黄粱梦的典故)四种意象,分别冠以“黄尘”、“折碑”、“西风”、“夕阳”等修饰短语,使这四种意象蒙上了一层萧条、冷落的色彩。往日那些奔波功名的士子、不可一世的权贵以及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都化为烟尘,空留下令人感伤的遗迹!
三、多句对仗的连珠对
自别后遥山隐隐,
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
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
掩重门暮雨纷纷。(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四、隔句对仗的扇面对
判断归期,划损短金篦。
一搦腰围,宽腿素罗衣。(关汉卿《碧玉萧》)
五、叠句对、叠字对
新啼痕压旧啼痕,
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中的叠字鼎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