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炒股心得 |
救市讨论中的八大怪现象
出利好算不算是救市,管理层该不该救市,专家们讨论的都快打起来了,引经据典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横看国际者有之,纵观历史者有之。管理层不表态,颇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意思。俺曾写过一篇《当今股市八大怪》登于《北京青年报》 ,打那以后,怪现象依然层出不穷。总结一下这次关于救市讨论也有八大怪:
第一怪:印花税不该降下来
此怪绝对居各怪之首!中国股市印花税之高据说是世界第一。天天有专家喊市盈率与国外成熟市场比高了,要同国外接轨。俺注意到同样还是那批专家喊不能降印花税,不知道什么都要接轨,为什么印花税就不能接轨?
第二怪:股民损失政府买
专家说,降印花税等利好出台就是股民的损失让政府买单。连俺上小学的儿子都知道,掏钱才叫买单,专家们能不知道?降印花税政府掏钱了吗?只不过是少征点,让利于民罢了,谁也没指望把政府把07年多收的十倍印花税掏出来。
第三怪:救市纠偏不明白
前期利好传闻,明明大家希望规范市场,希望管理层为前期打压股市纠错(刘纪鹏教授给管理层留面子叫纠偏),可某些人非说那就是救市,为什么不以此类推管5.30叫砸市?
第四怪:范副主席改口快
一会儿说政府没责任救市,一会儿说从来没那么说,都是记者根据范副的意思瞎写的。俺是学工科的,文学水平可能低些,那些记者(尤其是两会期间各媒体派出的记者)不全是文学尖子,新闻大腕什么的,怎么水平低的连中国话都听不懂?
不过范副的改口引起了《财经》主编胡舒立女士的不满,胡女士说,就不救市要大胆的说,你能把我怎么着?刘纪鹏教授说胡女士“对中国股市的用词更是尖酸刻薄”,俺极为赞同。俺曾和胡女士同在某卫视财经节目做嘉宾,除了对胡女士长得太丑有印象外,对胡女士语言尖刻,声调刺耳,语速急促印象尤为深刻。别说俺也“用词尖酸刻薄”,俺有录像为证的。
第五怪:救不救市让你猜
管理层这回出奇的沉默,一言不发。也没说救,也没说不救,自己猜吧!晕!那俺那猜得着啊!
赵本山在小品中说,行不行,给个痛快话,磨叽啥呀?这基本上代表了大家意见。
第六怪:何时救市听老外
俺们可猜不透管理层啥意图,听听人家老外都怎么说。还真是,老外就是比俺们小散知道的多。汇丰银行4月3日的研究报告说:“中国政府可能会于奥运前宣布连串的救市措施,如降低印花税,收紧二级市场的发行条例,以及推出更多的市场风险对冲工具,以改善A股的投资气氛。A股届时或会呈现反弹。”
但愿他们说得准,至少那时还能看见点亮。
第七怪:基金责任担起来
证监会称“基金应维护市场稳定”,既然证监会希望基金维护市场的稳定,就是说现在市场是不稳定了!
温总理已经两次说要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没人落实啊!证监会不去稳定市场,却让基金负责稳定市场,咋稳定?证监会说“不论市场如何变化,都要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都要始终坚持长期理念和价值投资”,妙啊,言外之意,无论净值怎样缩水都要坚持不卖(基民都不能赎回吗?)。怪不得最近狂发基金,直接说让新、老基民为“维护市场稳定”买单不就得了。
证监会“不论市场如何变化”都“始终保持冷静”吗?不是的,上涨的时候极不冷静;下跌的时候也不冷静(那叫冷漠!),凭啥让别人冷静?
第八怪:究竟哪里有次贷
专家们说,股市受次贷影响才下跌,不用救的,次贷危机过去了,股市会自己起来的。都说次贷风潮发生在美国,可人家股市才跌了百分之十几,俺这里跌得比人家多两倍还拐弯。咳,还不如次贷发生在俺家呢,人家次贷了,政府就救市,俺家不次贷,政府就不救。
人们常说,“见怪不怪,其怪必败”,非也。写完这八怪,晕得不行,中国股市咋就那么怪啊?俺都觉得自己脑袋想法都怪怪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