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炒股心得 |
出售解禁“小非”谁应该有话语权?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非”解禁,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解禁“小非”如何减持,也将会越来越引人关注。
最近中小板解禁的“小非”频遭减持,伟星股份、天奇股份、永新股份、科华生物、德豪润达、精工科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而苏宁电器股东赵蓓女士通过“小非”变现8亿现金尤为引人注目。大盘股一样有减持解禁“小非”的,如上海工投减持中信证券3205万股(超过其所持股份的2/3),新星石油减持中信证券3000万股(超过其所持股份的1/2)。这说明由于利润巨大,解禁“小非”股东是有变现要求的,只是现在牛市中尚未集中减持而已。比较简单的是个人股东减持多少完全是“我的小非我作主”,不用和谁商量。
不同的是上市公司持有的解禁“小非”谁能决定减持与否?如民生银行“小非”股东上市公司岁宝热电、巴士股份、安泰集团;中信证券“小非”股东上市公司雅戈而、长城开发(深科技)、两面针等,他们所持的解禁“小非”出售谁说了算?目前的答案是显然的,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一样,由大股东提方案,股东大会表决时,流通股东小股民等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从过去职工股、战略投资者持股上市对股价的冲击情况来看,当遇到市场气氛不好时,冲击较大;同时,冲击程度和这些上市股份占原有流通股比例存在一定正相关性。解禁“小非”是流通股,因此存在着巨大收益风险,大大高于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风险,流通股东小股民是不能不关心的。比如民生银行三季度季报显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机构仅持有6.5亿股,而解禁“小非”有20多亿股,一但出现抛售高潮,谁来接盘?股价必然下跌,当然是跑得最慢的“小非”股东利润最低了。
持有解禁“小非”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由于是非专业投资理财人士,对于“小非”减持时机的判断能力不能不让人捏把汗,其一念之差就可能使上市公司几个亿的利润化为泡影,使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受到影响。例如,岁宝热电持有2.2亿股民生银行解禁“小非”,民生银行股价每跌1元,岁宝热电就损失2.2亿元,折合岁宝热电每股损失1.6元。而持有解禁“小非”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其入股的公司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手中掌握的巨大权利也极易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如何让持有“小非”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参与减持“小非”的决策而不仅仅是表决,不但关系到上市全体流通股东的利益,还关系到被减持公司的股价稳定。毕竟,如发生雪崩式“小非”减持而引起股市剧烈动荡,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前一篇:股票名称对联
后一篇:岁宝热电的巨额贷款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