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得最是“低头的一瞬”——读迟子建《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2011-10-15 08:43:19)
标签:

迟子建

光明

低头

安然

妇人

态度

杂谈

分类: 读书

难得最是“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展示了作者在俄罗斯教堂中心灵顿悟的历程,这顿悟便在这“低头的一瞬”。

作者在富丽的教堂中静静地凝视那教堂中扫烛油的老妇人,在作者的眼里,这身形佝偻,满面皱纹老妇人“家境大约是贫寒的”“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但是,她的劳作是那么“虔诚”:打扫时“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这妇人便以如此虔诚的心境踏实沉静地寻找着她生活的“光明”,她的光明不在祈祷间,不在烛光里,只在清理这烛泪之时。

在作者看来,这烛泪是光明的衍生品,是凄哀的“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 ,“它们播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可以见得,人世间人们追寻所谓光明的时候也伴生了痛苦的折损。老人将其打扫干净,打扫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老人的光明便在这清扫的同时获得着,而她的追寻历程却未见得痛苦,唯有让作者感动的“虔诚”。

可以见得,作者在放弃仰望富丽的教堂和庄重的典礼之后安然“低头”望见这妇人劳作的“一瞬”给予了她感动,也陡然给予了她“光明”这光明其实是她内心底原本的存在,只是这一刻会有共鸣,会燃得更为明亮——因为,这便是她的价值观感的体现,她曾说过“文学需要虔敬和投入,无论什么奖项,都没有写作本身迷人”——你是否可以从中看得到她本身追寻的“光明”只在虔诚和投入的态度中,只在这低头写作的“本身”里。

作者刻意细致描绘的妇人形象不如说是自身形象的代言,而这“低头”的一瞬——是她低头看妇人的一瞬,也是妇人低头虔诚劳作的一瞬,更是她由虚无的功利间撤离的一瞬,这一瞬,在她看来,便源于——“低头”。

与其说是她在这情境中获得了启迪,不如说是她找到了一个诉说的方式——正如她也想找一个画的方式将来倾诉心境一样——而那些画家执着于画本身而获得感人的“光明”也便成了她要表达同理。

这“低头的一瞬”摒弃了世俗的仰望,获得的是真正的释然与安然——这何尝不是“光明”。

此时,我们发现,在本文中,作者要彰显的她的执着不在于人们所谓的“光明”的目标,而在于最为难得的“低头”的态度,她诉说的便是:只有这“低头的一瞬”才能获得内心真正向往的“光明”。

最是难得“低头的一瞬”!

心境坦然、安然、释然、怡然……光明了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寄给未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