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中有德·癸丑
黄中有德·癸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60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至

(2007-12-24 19:15:44)
标签:

感悟随笔

文化

休闲

谈天说地

感动瞬间

老照片

情感

生活记录

生活变迁

随笔/感悟

分类: 凡心
  冬至了,在苏州,这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可以把它当作节日来度过的,“冬至大如年”便是流行在苏州的俗语。
  冬至了,老人会早早的预备下香烛、纸钱、做上既定的几样菜,摆几副餐具、放了酒盅,倒了黄酒来供祭祖先。小辈们总会在老人的指挥下举了那燃着的香向了先人鞠躬,老人会在一旁祈福祷告,保佑家里人都健康、平安。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先人的魂灵在呢?会不会已然重新投生去了呢?心理的寄托却在这时候扬起了,真的希望先祖们也都过得好,也还希望他们真的看着可以保佑我们后辈,算是荫庇吧。《汉书》有说“冬至阳气起”,在这至阴、至黑的冬至,我们的祈福有这寒冷季节里对遥远的祖先最诚挚的怀念。
  冬至了,家人总要团聚,这一年里最长的夜或许就在着温暖的团圆里不知不觉的游走了,“吃一夜”,象春节守岁一样,看着着春的气息光亮从此就走近了。傍晚的时候,大街上车流不断拥挤不堪,都是着急回家过节的。那“一品香”卤菜店的橱窗口又是一条长长的队伍。买卖食品的柜台里冬酿酒早已被抢购一空,来晚了的失望着听着店员骄傲的述说:昨天就卖空了,你不赶早啊。要不你买葡萄酒吧,一样的,意思意思,过节嘛,也不是为了喝酒。心理想着:可以到别处去碰碰运气。店员好像看出了你的心思:嗨,可别犹豫了,这时候,你到哪里都买不到的冬酿酒了。不如早早的买点酒回去过节吧。嗨,还就真的提了这替代品回家去了。
  记起儿时过冬至,母亲会早早的预备下冬酿酒,我随母亲去买酒的时候可以看到酱油店临街的柜台上排着好多排玻璃瓶装的冬酿酒,那酒瓶很胖,我们却是用热水瓶或者水壶去称买。那胖瓶子里的冬酿酒有着浑浑的黄,酒里悬浮着焦黄的桂花,许多漂浮在酒面上,在瓶口挤挤的。那瓶子一开便飘得出和了桂花香的酒气,它如桂花一般甜蜜蜜的。这时候总想得起一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忽而也会想起八月桂花的香气来,也曾和母亲在桂树下铺上席,任风摇落了满席的桂花,晒干了它,酿到白砂糖或棉白糖里,那糖便也香气四溢了。中秋的时候,随你在糖粥、汤圆或是芋艿汤里放糖,带着几朵桂花,还没有吃那甜香就惹得口水欲出了。八月十五看月的时候,那圆圆的团圆便是极甜蜜的了。桂花留得久些,大约就进了这酒里,这冬至的团圆也就温润了。
  后来,有了雪碧瓶装的,好像也有桂花飘在里面,可酒不如小时候的浑,看起来变了味道,吃起来也觉得不如原先的醇厚了。
  酒还是要有,过节啊,总要醉一醉,算是陶醉在幸福的日子里了。
  家人团圆着,大多会有火锅,热气腾腾的。聊天,热闹着。对于吃,已不太在乎。又惹起大家一同怀念起当年……
  舍不得买好吃的,也没有多少好吃的可以买。冬天到了,外婆会将自家腌的雪里红和黄豆芽一起放些百叶丝一起炒一大盆,那是要吃好多天的,有好听的名字叫“如意菜”,这是平日里最常吃的,最是晚间下粥的好菜。冬至算是好节日,可以借以好好的吃一顿的。外婆最能干,会做红烧肉、红烧鱼、百叶结、炒青菜;还有一大沙锅的好东西:蛋饺、白菜、粉丝、鱼肉圆……口水又要流了。好像还曾在那时节做过“风鸡”,一只鸡去了内脏但不除毛,把鸡头塞进翅膀下,鸡脚帖着胸脯,再用麻绳把鸡绑紧了,再外面又会包上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在冬至前后做的,因为买了两只鸡,一只在冬至成了汤,一只就变了“风鸡”吊在窗外寒风里了。但我好像没有吃过,记得是母亲拿去送给了她的舅舅了,我们很不高兴,还很不识趣得一直到外婆跟前嚷嚷要她再做给我们吃。但,终究还是没有吃到,外婆很快就成了我们冬至的思念。但,那少吃的年代倒反而让人特别珍惜那食物的味道。那时候的冬至,也特别叫人期盼……
  冬至了,归家了,我们还在盼望着什么呢?家人在一起,享受着温暖,感恩,再祈祷健康、平安、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下雨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