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十年代那些事——劳动课

(2007-07-31 21:22:18)
标签:

感悟随笔

分类: 事儿
 

八十年代那些事——劳动课

    我进沧浪区实验小学读书是八零年,小学一年级读的什么知识是忘记了,按道理推想起来应该是拼音、加减法之类,这些知识我知道是学来的,但似乎又象是自动生成的一般,除了章老师在讲台前读书时秀美的姿态其他都不记得了。心理学家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小孩子记到了知识是不是就忘记了学习的过程,记得多记得牢的是不是情境。

    于是又象电影回放一样出现了那时仿佛特别喜欢的课——劳动课的场景。

我们那时候是有劳动课的,课堂是特殊的地方,在学校南面大操场的西北角。那里有个生产木头直尺的车间。我们的劳动是在那里用砂皮把加工成规定长度和厚度的木尺的“毛坯”打磨光滑,然后它将被送去上漆。

我们上劳动课的时候就会到“车间课堂”去,大家围坐在又宽又长的大桌子周围,每人发一把木尺坯子,发一块两面都是黑黑的粗砂皮。大家便开始劳动:一手将尺紧按在桌子上,一手捏砂皮在木尺上来回搓,将尺面、尺边上冒出来的“木毛”、木刺和坑凹不平的地方都用力摩擦摩擦。这时候,“车间”里会扬起许多木粉尘,整间课堂便朦胧在里面。

    当我们将很毛糙的木尺打磨到没有了刺毛的时候可以去换一块细的砂皮——有时候上课是直接用细砂皮劳作的——细砂皮的作用是进一步打磨,将刚才用粗砂皮进行了初步加工的毛坯尺再修光。这工序就好象现在去做指甲美容一样。这时候磨出的木粉会少一些。大家磨尺都很用力气,不一会就会汗津津的了。那是真正的劳动,这尺车间是当时校办厂的。我们的校办厂就是做尺的。想想,当时商店里有卖的商品是我们加工出来的哦。现在有点骄傲,但当时只知道是去上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每礼拜好象都有一课的,但也许是两个礼拜一次。

劳动课上想过的事情是要把活干好,要磨得光、磨得快。

劳动课上想过的唯一的问题是:那细砂皮摸起来象纸一样光滑,怎么也能象粗砂皮一样磨光呢?

    后来,年级高了,劳动课好象有了变化,也许是规定不允许小孩子做这活了。而劳动课的作业是具备了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拓展活动:要求我们种蓖麻,观察蓖麻的生长过程,将蓖麻籽带到学校大家一起观察它的结构。还有养蚕,当时是每人家里都养了蚕的,采桑叶还曾经很成问题。但蚕的成长、发育的过程也看到了。也会做叶脉书签,小贺卡书签等等。活好象很多,但大家都很快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