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心理中暑怎么办这样可以缓解

分类: 心理-自我沟通 |
当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将明显增加。这时,心理中暑以及身体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当然了,“心理中暑”还与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
心理中暑的主要表现:
1、情绪烦躁,常常因小事与他人争执;
2、内心燥热、头脑糊涂经常丢三落四;
3、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缺乏兴趣,对他人缺乏热情,早晨心情稍好,下午变坏,晚上则加剧;
4、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5、心理中暑的人常常还会在身体上也有一些中暑的症状,如头痛头胀、胸闷、心跳加快和睡眠差等。
在心理门诊中,一般不善与人沟通、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心理承受力脆弱、争强好胜者、处于更年期以及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疾病的人群,极易出现“心理中暑”。这样看来一天都闷在室内的常常加班、学习的上班族以及学生们一定要多注意了。
那遇到心理中暑怎么办呢
1、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夏季燥热,当你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听舒缓的轻音乐,静坐冥想几次,闭上眼睛想象静谧的森林、凉爽的冰雪等令人清凉的情境。
要有意识地保持宽容的心态,万事退一步海阔天空,用宽容、忍耐的心对待,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像你担心的那么糟。每天更要做好自我时间管理,夏季昼长夜短,尽量早起早睡,劳逸结合,多多参加一些游泳、晨跑等全身运动,可有效疏解内心压力。因为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4、补充盐分。夏季出汗多,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盐分。多喝些菜汤,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5、注意饮食。多吃清火的食物、多喝清火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喝点凉茶、冷饮,少喝酒,特别是烈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滥服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