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就医常陷三大误区

(2017-04-26 14:43:57)
分类: 综合

老人就医常陷三大误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到医院看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七八十岁的患者。老年人群在就医过程中,常存在三种常见误区。

  这把岁数了还治啥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高龄老人意外骨折等情况需要手术时,此时我们常常听到老人或家属说,“都这把岁数了,还做什么手术,回家养着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手术治疗的创伤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相比二十多年前,高龄老人已经不再是手术的“禁区”。

  建议:有这种情况的老人不妨多方咨询一下专家的意见,观念上切不可守旧,或是对医生存在信任危机,而失去治疗恢复的机会。

  坚决不做各种检查

  带老人到医院看个感冒发烧类的小病还行,但若让他们做个B超、CT等检查,老人往往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和行为。此时,他们怕的不是花钱,而是害怕检查出“不想听到”的疾病,给自己“添堵”。这个道理最简单不过,人是不会因为不检查就没有病,反倒是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疾病的先兆,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或是治疗措施。

  建议:即便是老人最害怕听到的肿瘤,早期发现,采取包括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措施,都能使疾病得到控制甚至是治愈。

  久病成医自己调理

  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疾病患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他们认为自己是老病号了,具备自我保健知识,自己知道怎么调理,凭经验和感觉,自己就能加药量或是减药量,甚至有的老人还主动指导身边人用药。李志刚主任指出,这种情况极不可取,危害非常大,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有很多疾病初期反应会和慢性病相似,比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会出现眩晕,这个症状和血压升高相似,但严重时会出现晕倒甚至短期意识不清的情况,若在户外特别是在马路上会很危险。

  建议:老年人不可过于相信自己的“医术”或是“感觉”,一定要按医嘱定期复查,更要遵医嘱服药,切莫“跟着感觉走”,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