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健康加油站原创
夜里去爬水库旁的山,在大石板铺的路上,甩开手走着,走惯了平坦的水泥路,这石板路小颠簸着人,倒也觉着另一番味道。锻炼的人来来往往,三五成群,还有不少汲山泉的人提着、拉着瓶瓶罐罐上上下下,说说笑笑,不亦乐乎。一路上都有蛐蛐儿唱着歌儿,“蛐鸣山更幽”啊。
但我还是喜欢往安静的地儿走,走到只听到蛐蛐声的地方,深处才能远离喧嚣……山上的静和屋子里的静完全不同,它可以让你迅速找到空灵的感觉,自古以来人有亲水性,亲木性,其实还有亲土性,而山正是把水、木、土都结合在一起了,叫人怎不想亲近呢?
往深处走的另一个原因是为闻到纯正的山野的风,吹到纯正的山野的风。
这时你可以清晰地闻到风里带来的草的味道,树的味道,甚至月光的味道,风过的时候,树影婆娑下的月光能让你闻到童年的味道,那是孩提时代月下乘凉时的味道,也可以追溯到唐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味道。肺可以尽情地享受这毫无污染的空气的大换手,好象可以给你再造一个新的肺。
山上的风比较凉,甚至可以说冷,我却独爱这冷,虚空的冷,清净的冷,与山夜溶在一起寂黑旷漠的冷,与自然腻在一处禅定静谧的冷……即使没有冷风,天边那一轮弯月和少许的几颗星星,草地上点点的霜华,也不由得让人仿佛置身在冷风中……白日里的烦恼忧愁,被这风一股脑儿就吹没了……脑袋在这种温度下可以高速无阻运转;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一片空白地与山融为一体,仿佛是一棵树,一块石头……
人至少要走到山腰上才看得见山下的灯火和马路上一刻不息游动着的车龙。山下看不到这风景,山下只看得到眼前的车,眼前的人,眼前的物……目力以内的事物几乎占据着眼和心的全部。
如果说白天我们在山下,追逐这些车、人、物,以及自个儿心里清楚的名、利、权、色……那么晚上我们应该到山上吹吹冷风了。山下的冷风少,容易被建筑挡住和分解小了。山上空旷,风能满满地迎接到你,只是你一定要走到这一步,少一步可能都迎接不到这山野的风,有时就是差一个拐弯,所以要多走几步,一寸高度是一步的风,更是一步的景。上可以看天,下可以看山下匆匆碌碌的人群和景物;才知道自己哪些该追逐,哪些该放弃,往上能到哪个位置,往下顶多到哪步田地……
每周我会找一两次时间,满怀喜悦一路小唱着歌,上山下山……山顶,也许我上不去,山腰的风口处,我一定会找僻静地停下几分钟,张开每一个毛孔享受山野夜风的吹拂……往下看看车水马龙,检视自己那颗狂妄和俗利的心;往上看看清冷明月亦或浩渺星空,想想还有哪些未竟的梦想……
不管在哪里,我尤其怀念这山上的冷风。
即使再忙,一定抽出时间,让心模拟着做一次这样的攀爬,去找心里的冷风,在心里这座山上体味被冷风来回吹的感觉,直到找到满意的清醒状态……也许五分钟后,想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就不一样了,又可以满怀欣喜地上路……
每吹一次山上的冷风,我发现自己离梦想不是远了,而是一步步更近了。
因为它总是用别样的温度,温暖着我真正的梦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