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 一本鲜活的书

标签:
人法废书外公棚子两种通道健康 |
分类: 站长日志 |
我自幼酷爱读书,也是因为沾外公的光,他那时是一所小学的门卫,经常收集些废书报卖,自然他那放废书报的棚子成了我的乐园,我经常窝在棚子里读上几个小时,不看完不让他卖;或缠着外公说好话,把传达室的书刊晚点送走,让我先都看完。呵呵,打小就知道怎样占公家的便宜和以读书上进的名义“要挟”外公。
说到这,我又是在扯理论了,结合到实践,我喜欢以选股票的方式,结合上述的“纵横法”,来判断一个人将来的“趋势”和本质,嘿嘿,挺有意思的。
比如有的人“基本面”表面看是不错的,很容易被分到“绩优类”,但时间一长,一“调研”,一考验,发现“水分”很大,是个“空皮囊”,或干脆一骗子。这是表大于里的。有的人,初次给人感觉不咋的,但一些小事,却能逐步看出这人素质很高,属于低调务实一类,没准是“黑马”,终有“爆发”之日。这是里大于表的。还有的人,表里一致,言行如一,身居高位要职,却一贯勤勉谦和,是名副其实的“绩优”加“成长”。还有一类人,长期“窄幅震荡”,似乎是永远进不了“上升通道”,也去不了“下降通道”的“牛皮股”,当然,平凡也是种状态,与世界相安着,自得其乐。最后这两种是表里一致的。这基本算是我的“横式读人法”。
前面说到,人是变化着的,横式分类,只能反映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状态,相对静止,就象我们看市盈率一样,还要看动态的,要以时间为纵轴来观察。古有:事隔三日,刮目相看么!没准这个人,某天受啥刺激,或交到良师益友,一下子从第一类向第三类转变。或第二类也可以逐渐掌握些技巧,向第三类靠拢。相对来讲,第三类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一类,可以说属于情商和智商较高的一类,也许“股性”不够活,但“安全系数”高,表现稳定;甚至能拥有漫长的“上升通道”。第四类,和第一类一样,也许在外界因素诱发内在因素爆发的情况下,发生质的变化,否则全看运气了。这基本算是我的“纵式读人法”。
这两种“读人法”,也许并不全面,但它们却让我深刻感受到,“读人”是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事由人成,事由人败,择师、择友、择偶、择事业伙伴等,都要精确“读人”,人的因素占着“二八”里的“八”。做VC的人,应该对这点感触最深。与充满墨香的书刊杂志、充满着方块字及图片的网络相比,人是本多么“鲜活”的书!可以让你欣喜,比如找到知己,沟通效率是多么高!即使是肢体语言也能让彼此心领神会。可以让你如此生动的憬悟,也许就在对方语音刚落的那一瞬间,你看问题的角度突然发生颠覆性变化!可以让你感知人心的冷暖、情谊的深重!更可以让你以更短时间看到人性中的最真实的一面……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其实阅人就是读人,而名师也是需要我们去“读”,他也许生涩、严厉,但“读”懂了,用到了,终究是你的福分和老师的荣耀。天底下最无私的是父母,再就是老师了。
我们在“读”人,别人也在“读”我们,即使是独处,我们的良心和天地也都在“读”我们,让我们自己先做本鲜活有趣的“书”给众人读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类“书”自然地就各入其类了。这时,不再孤独,同时在这种“读”中,交流的价值立即凸显,在分享和争鸣中彼此得到更快的成长,更大的收获!
我愿意“读”书,更愿意“读”人!
所以天下都是我的“书库”!
当然我也希望做一本“好书”!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