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4ab7a19cxc7fd16212c7f&690
截图来自建红QQ头像
昨天心有触动写了一篇博文《有个朋友叫做刘向阳》,不想无意中惊动和“伤害”了另一个挚友沈建红。早上上班路上,打开手机QQ,即看到他“醋”意满满的留言:你的文章中只提到你们三个,我很生气!我赶紧回复:呵呵,咱们哥俩是另一个黄金组合,将另文重点追忆。
呵呵,这位哥们,20年前和我一起用近乎相声组合的形式,调侃每一天,撬动整个教室气氛,又怎么能忘怀?那些年,我们在文科班,因脾性相投,天天在一起互动,调侃同学,调侃生活,妙语连珠,让枯燥的课程后的教室充满笑声,被同学戏谑为“黄金组合”。我们几乎天天黏在一起,又睡在同一个寝室,就是拖鞋,也共穿一双。我一次去串门,穿了一下别班一位同学的拖鞋,结果染上了脚气病。呵呵,结果的延续,是沈建红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从我的拖鞋上传染上脚气病,真正的“有气同享”。我们那时,因具备“文学气质”和幽默风采,有不少女粉丝,时常有飘飘然的感觉。
沈建红家住在紧邻韶山的龙洞乡。一个暑假,两个崇拜我们的女同学提出去韶山玩,沈建红于是成了当仁不让的东道主。我们几个是骑自行车去的,走到半路下雨了,在路边的一个废弃围墙内躲雨,各自挨着身边小鸟依人的女孩,那份温馨,至今悸动我心。沈建红父亲去世得早,家里只有老母和一个姐姐,我们住宿他家,他母亲用马铃薯做了一道菜,味道极好,以至我以后见到餐桌上有马铃薯这道菜,总想起当年的味道,总感觉比不上当年的味道。
第一年高考,我们均失落了大学梦。后来听说建红到外面去打工了,再后来听说他复读考上了。等我千辛万苦得到他确切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在遥远的新疆落地生根了。他现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一名宣传干事,不久还要高升。只是,我们的联系,也只能在空中传递,20年时间过去了,我们早已消灭了脚气病,却没有再互动说说“相声”。天涯明月,只留思念,不见熟悉的面孔。在慢慢成熟的岁月里,我深深感到,人生的朋友,只有高中时期的同学情最纯真,最没有功利性,最经得起世俗的考验,所以值得异常珍惜。
我一直在期盼有机会进行一次复制,那一伙人再骑上自行车走韶山路,并重新请老天爷下场雨。这或许已经是一个永恒的梦了,但或许,我们还能真的聚在一起,重温那份温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