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ab7a19cxc7ea4e8d0f94&690
(截图来自向阳的博客)
这个名字一直在我的牵挂里,每有往事浸心的时候,他总是不自觉地站了出来。他,刘向阳,在我记忆的床上躺了20年,却在两天前用一个电话惊醒了我,也惊醒了我们青葱岁月的许多梦。
20年前,我,刘向阳、周秋良同学,三个人都在那个校园文学癫狂的时期,怀揣着文学的梦想,遐思着未来。我们因此拼命读课外书,拼命向外投稿,成为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文艺得清纯,绝不2B。我们还一同组建了一个校园文学社,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文学运动。三个人因此成为涟水之滨的“铁三角”,铁到只恨不能穿着一条裤子走路。每假期来临,我们必骑自行车奔波上百里,先去我家缠绵几日,然后上秋良家盘桓,再去向阳家长驻。我们没有插香歃血去桃园,却默契地扭结了刘关张的兄弟模式。毕业前,三个人在一个夜晚特地找到学校摄影师家,留下了一张见证未来的友谊照。我那时在文学上小有成就,入选《中国文学新星一百名》一书,关于我个人成长经历的报告文学,就是向阳写的。两本书,现藏在我家中,每每一翻,往事在目,思念犹炽。
一场高考下来,秋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我和向阳落榜了。我们仨之间,用频繁的书信解读着情感的方程。只是,步入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地址经常变更,我们和向阳渐渐失去了联系。我后来在湘乡颠簸了一个时期,也去北京流浪了一些日子,就住在秋良那,我们经常惦记着感情细腻文笔优美的向阳兄弟,却苦于找不到他的踪影。再后来,秋良来到湖南师大教书,我也辗转到长沙做记者,有过几次相聚的时光。近些年一批同学闹聚会,每有聚会,我必然打听向阳的信息,均无所获。
刘向阳,就这样成为我的一个牵挂,一个寻梦的源头。
前天上午,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一个陌生得有些熟悉的声音入耳,竟然是他——刘向阳!
没有想到的是,月明千里,他竟然近在咫尺,在三年前已经回到湘乡,在湘乡交警队做宣传工作。他也是偶然从另一个同学处得到我的号码的。接他电话的那一刻,我竟然有一种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的感觉。
我曾经说,人生不过是几个朋友的相聚或分离罢了。而向阳,无疑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朋友中的一个。我盼望着20年后重握手的那一刻,而这一刻,已经不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