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有天

(2014-11-03 23:16:54)
标签:

转载

分类: CC。L.A.。
原文地址:小有天作者:兰天飞鸟

小有天

 

万寿山西,万字河以亭一个,该亭现习惯上称之为“小有天亭”。但是如因此认为这就是“小有天”,则为错误了。至于由此引出谐趣园里的圆亭也叫“小有天”,那就更错了

http://s2/mw690/67aca641tda4e17ed6671&690

正确的表述是以“延清楼”中心包括亭在内的一建筑群体叫做“小有天”。

http://s10/mw690/67aca641tda4e1ab1a379&690

小有天建筑群建于乾隆时期清漪园。“延清赏楼”题名于乾隆十七年题写,见《钦定下旧闻考》。这是“小有天”建筑群的主建筑。

陈设挡查得,延清赏楼有正房,耳房各两,但名称已不可考。

“小有天”题名于乾隆十八年题写,但是否制成匾额,及制成之后挂于何处没有记载。

清宫廷画师张廷彦在所绘制的《万寿庆典图》可看成清漪园全貌的依据。其中有“延清赏楼”及其附近建筑,圆亭有两层。

http://s1/mw690/67aca641tda4e1c7f0ac0&690

 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时,在原废墟上建“斜殿”,“穿堂殿”,中间连以斜向走廊,圆亭为一层小亭。关于该二殿的名称,据当案可查,南书房翰林曾拟名“涵碧轩”,“景殿”,“五明殿”等供参考,但未采纳,后取其俗名和工程用名,类似的现象还有“临河殿”,说明当时对该处景点的恢复极不重视。更有甚者,竟将“穿堂殿”和“斜殿”相互混淆,“小有天”的匾挂在亭之上。200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绘制的《颐和园西景区平面图》记录了这种混乱。

现在,“穿堂殿”和“斜门殿”的匾额已经换回,挂在圆亭上的匾额也予摘除,其挂钩还可以看到。

http://s6/mw690/67aca641tda4e1e32e0f5&690

“小有天”源出“洞天”。洞天又称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称谓,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山中有洞可通上天。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天等。

“小有天”的称谓首见《太平御》卷四十引《太素真人王君内》:“ 王屋山有小天,号曰小有天 ,周迴一万里,三十六洞天之第一焉。”(注:王屋山位于河南济源县,即“愚公移山”中提及的王屋山。)

后来,“小有天”引伸至悬岩峭壁洞中有洞的名胜。

赵师:“縈迴道泉湍响,疑是僊(仙)家小有天。”

自明清以后,“小有天”的名称引入私宅花园之中,最有名的要算杭州西湖畔的汪之萼园。园位于南屏山麓山腰之上,周瘦石玲,山有米沛,司光的摩崖石刻,登山可尽西湖光。乾隆南巡时对其极为喜爱,并赐名为“小有天园”。

乾隆回到北京后,在圆明园长春园内仿其建之,园中叠石按同建筑,仍取名为“小有天园”。

于是,乾隆在建清漪园仿建“小有天”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里位于万寿山西侧,岩石破土而出,山麓河,隔岸昆明湖,颇具汪氏花园之环境。乾隆在岩石之上仿司光和米沛,刻“画峰”,“碧”,岩石之外外廊,建石路,供以石。万字河边,建小西冷,游船入昆明湖。因此,将其山下建筑群命名“小有天”则是顺理成章

http://s2/mw690/67aca641tda4e20bfd2b1&690

http://s6/mw690/67aca641tda4e22d422f5&690

虽然光绪年间在重建颐和园时将“小有天”的意境予以破坏。但是,如果今天走到“延清赏楼”和“斜门殿”的殿后,仍然可以见到山石的外廊和登山之台阶,足以对当年的景色作出推测和想像。

所以,根据以上依据,可以断定“小有天”绝不只是一个圆亭,而是以“延清楼”中心包括亭在内的一建筑群体。

 

最后再简要地叙述一下谐趣园。谐趣园位于万寿山的东侧,清漪园期间称惠山园。

http://s2/mw690/67aca641tda4e2798e311&690

上图为惠山园平面图,从其布局上看,面对水池的涵光洞及其叠石和“小有天”应属于同一思路。乾隆写了150多首惠山园的诗,并以金字书写《惠山园八景》诗册,除惠山园八景之外,乾隆十八年还题写了匾文“小有天”,“饮绿”,“练光”,“丛春堂”等。所有这一切可见乾隆对“小有天”之钟爱。但是,“小有天”毕竟未成景点,没有将其列入惠山八景之内。嘉庆十六年,改“惠山园”为“谐趣园”,在“涵光洞”建“涵远堂”。光绪年间,谐趣园建“知春亭”,“引镜”和连廊圆亭等建筑,于是,“小有天”的境趣彻底破坏,同时“惠山园”八景的趣味也受到影响。因此,将“圆亭”说成“小有天”是不正确的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