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CC。L.A.。 |
很熟悉很常见的一张照片,是哪里?有奖竞猜。。。
看建筑的翘角觉得像北方的,可是资料显示是苏州滴,那亭的名字更是毫无印象,以前在朱老师课上看到过这张图,可是偶不记得是哪里了,各位走过路过,帮帮不才小弟我。。。

首先对回答问题的茶茶同学和零号画板同学很是感谢。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结果了~~
开始,因为这个亭子的屋顶翘角让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北方的建筑,但是太湖石的假山以及周边的植物都显示出浓浓的南方味道。于是我困惑了。后来在茶茶和零号画板的答案中,我有了个想法:认为是不是承德文园狮子林。这个园子是仿苏州狮子林建造的一组园中之园,共有十六景。后经查证,不是。(下面这张就是文园狮子林的图片,假山材料不同)
后来的我还是固执己见的在北方园林里寻找,静心斋?萃锦园?当然都不对。但是在翻看《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的静心斋的平面图时,看到了对同一时期扬州私家园林——小盘谷的介绍图片。在图片中可以看到,扬州的园林建筑的屋顶飞檐并没有像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那样高高翘起。再翻一页,便看到了个园抱山楼的一张照片,里面的建筑檐下的处理就像是第一章图片中右边的建筑。于是上网搜索“个园”。(请看下面的两张照片~~)
啦啦啦,所以,答案就是——扬州个园。
个园介绍: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内东北隅,前身为清代初年的“寿芝园”。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两淮盐商首领黄至筠将园买进并加以修理,种竹千竿,竹叶形状恰似“个”字,故改名“个园”。园内构造独特,叠石奇妙,是继乾隆盛世之后出现的又一座名园。国务院1988年1月公布该园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个园以叠石立意精巧著称。叠石选用不同颜色的石料来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进园两旁有花坛、修竹、石笋,表现了春天的特色,进月洞门数步即桂花厅,厅后有一清池,池中植荷,池周叠湖石假山,水上曲桥,过桥进入山,洞凉风习习,荷香四溢,有“夏山”之称。东西两座假山,东山座东朝西,用黄石叠成,夕阳西下,红霞映照,正似秋山画卷,堪称“秋山”。桂花厅前,用白雪石堆成雪狮图,象征雪意,给人以冬临大地之感。进园是春天,出园变冬季,构思巧妙,堪称一绝。
咨询的图片是个园中的夏山。
然后介绍一个在寻找过程中发现的网址,很精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另外附上关于苏州狮子林的一个介绍:(既然提到了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
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园内以假山众多,形状怪异著名,因而有“假山王国”之称。尤其称奇的是园内假山酷似狮子者甚多,而且中峰原住天目山狮子岩,故该园得名狮子林。狮子林将山川的壮丽融入苏州园林特有的秀美,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园内以假山众多,形状怪异著名,因而有“假山王国”之称。尤其称奇的是园内假山酷似狮子者甚多,而且中峰原住天目山狮子岩,故该园得名狮子林。狮子林将山川的壮丽融入苏州园林特有的秀美,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苏州狮子林平面图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和第一张图片上的建筑是不是不同?
-END-
前一篇:日常饮食食物搭配小贴士
后一篇:彩云国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