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年陈股香
十年陈股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535
  • 关注人气:2,1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镁市场分析

(2008-07-31 08:25:0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十年陈股香

价值投资

zpf

股票

分类: 钾肥专栏


2006年镁市场分析2006年镁市场分析1. 市场回顾


新年伊始,金属镁价格在国家将出口退税由13%降低至5%的刺激下开始小幅上扬,普通镁
锭国内主流价格涨至出厂价13000-13300元/吨,同时,出口企业为将因退税下调而产生的
新增成本转嫁到外商一方也将报价提高到离岸价1600-1620美元/吨,但国外购买商普遍只
接受1560-1580美元/吨的价格。春节前夕,尽管国内运力紧张,运输成本提高,但市场需
求低迷造成价格上涨乏力。

由于春节期间国内供应量下降,节后厂家纷纷开始提高报价,退税下调的后挫力也逐渐反映
在出口市场,镁锭市场发起新年第一波涨价攻势。特别是在3月底4月初,价格涨势迅猛,
国内主流价格飙升至出厂价14800-15100元/吨,同时,出口价格也相应提高到离岸价
1770-1820美元/吨。


然而,从四月初开始市场出现逆转,国内以及出口价格均大幅回落。直至五一过后,市场下
滑步伐才有所减缓。五月中旬国内价格已跌至出厂价13500-13600元/吨,同时,出口价格
也降至离岸价1700美元/吨以下。

 

由于国内工厂期待西方购买商在传统夏休来临之前增加采购,也因市场长期低迷而缺乏人
气,同时,有关政府将取消出口退税的传闻在市场上盛传,因此国内工厂于6月初开始主动
提高报价刺激需求,随后一个月镁锭价格在买卖双方的僵持中艰难爬升,国内价格上浮至出
厂价14400-14600元/吨,出口价格也回调至离岸价1760-1790美元/吨。

 

市场因西方因夏休导致购买力下降以及国内硅铁价格走低等原因在7月初出现短暂的下滑。
然而,因夏季天气炎热,主要产区银行放贷政策调整等原因,国内众多工厂纷纷停产、减产,
导致国内供应趋紧;同时,因退税政策的不明朗,许多贸易商报持观望而不愿签订长单。因
此从7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两个月时间内,价格并没有受需求低迷的影响而像以往那样走低,
反而保持缓慢上扬趋势。国内主流价格逐渐提高至出厂价15000-15300美元/吨,同时,出
口价格也升至离岸价1840-1880美元/吨。

 

政府于9月14日公布将于次日起取消金属镁出口退税,这再一次为国内供应商的提价提供
了较为充分的理由。此次退税调整为出口企业提供了3个月的缓冲时期,这也使得出口企业
没有像上一次退税调整时那样遭受太大的损失。虽然如预期那样,在消息公布后的一两周内,
国外购买商普遍保持观望,但国内供应商仍在供应紧张的刺激下对提高报价态度坚决。与此
同时,供应紧张,国内需求强劲,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也共同作用市场,镁锭市场在经历了一
段报价混乱的时期之后,国内价格在10月上旬达到本年度的最高水平,出厂价16000-16300
元/吨,部分大型工厂甚至能够以16500元/吨的价格签单;出口价格随后也升至离岸价
2040-2080美元/吨,同时,也有一些出口企业的成交价格离岸价2100美元/吨,创下2006
年的最高。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国内供应也因一些工厂陆续恢复生产而有所增加,同时,国内外需求
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供求关系的转变使得镁锭市场开始走软。但由于还原罐、硅铁等价


格居高不下,镁锭厂家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因此,此次价格回调幅度有限。国内价格在
12月底回落至出厂价14600-15000元/吨,同时,出口价格也走低至离岸价1920-1960美元/
吨。



2. 生产消费状况


 

2.1 2006年我国原镁产量共计52.4万吨,同比增长11.6%。2003-2005年间,原镁产量增
速放缓,但在2006年出现明显回升。

2.2 由于镁及镁合金产品在航空航天、军工、民用领域的应用市场不断拓宽,镁的加工技
术日趋完善,而且镁价比铝价低,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对镁的需求大幅增长。国内镁消费量在
2005年已突破10万吨。2006年,国内镁消费量约为17.5万吨,同比增长65.88%,增幅高
达16.23%。而强劲的国内需求正是支持2006年镁价持续走高的最主要因素。

镁冶炼企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分布于山西、宁夏、陕西等省。而镁深加工企业
主要集中于我国中、东部及沿海地区。

3.3 出口状况

 

2006年1-12月份,我国共出口镁锭17.32万吨,同比减少4.78%;而镁屑、镁粒、镁粉产
品出口量仍保持旺盛增长势头,2006年出口量达7.98万吨,同比增长11.76%。

4. 影响价格的因素


 

4.1 供应方面

 

4.1.1作为镁生产大国,中国镁锭的供应情况对国际镁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尽管2006
年原镁产量较上一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原镁产量增至52.4万吨,但生产厂家受天气、环
保、资金、原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在部分时间段不能正常开展生产,造成市场供应不稳定,
进而影响价格。

 

比如,今年2季度和4季度国内镁锭产量分别为13.0万吨以及15.2万吨。而3季度的产量
则只有12.3万吨。3季度产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许多厂家因生产条件恶劣而停



产或减产;另外,山西地区的部分生产厂家由于银行加强了对其贷款的控制,在流动资金不
足的压力下被迫减产甚至停产;环保问题也是困扰生产厂家的一个因素之一。国家最近几年
逐渐加强了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管理力度,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的各有色金属
行业先后刮起了环保风暴。金属镁行业也不例外。有关部门对山西、宁夏、陕西等金属镁主
要产区陆续进行环保检查,责令不达标企业停产整顿,一些规模较小的工厂逐步被市场淘汰。
环保整顿期间,各主要产区产量均出现不能程度的下降。此外,原料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
厂家的生产造成威胁。如若一些煤矿因矿山事故被迫停产,相应中断了煤炭供应,那么镁锭
厂家则无法正常开工。一些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燃料的厂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4.1.2在2001-2004年间,美国西北合金公司、法国普基镁厂、加拿大诺兰达曼格诺拉镁
厂、澳大利亚镁业公司(AMC)先后停产、破产,使得西方国家产能大幅缩减。而2006年挪
威海德鲁公司加拿大镁厂的关闭对全球镁格局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些国外购买商的采购
方向被迫向中国转移。俄罗斯以及以色列方面的供应较为稳定,但由于中国产能过剩、生产
成本较低,两国的镁行业始终承受着中国方面带来的压力。

 

 

4.2 需求方面

 

内需强劲是2006年镁市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在原镁产量继续增长的前提下,出口量同比
下降4.78%,镁产品出口依存度降低,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已初步改变了以原镁生产
为主,依赖大量出口的粗放型格局。高附加值的镁深加工产品已起步,一些大型的原镁生产
企业纷纷加大对镁加工的投入,如:广灵精华、闻喜银光等,已从单一生产镁锭逐渐向生产
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一些国外大型合金生产企业近几年也纷纷选择在国内投资建厂以降低成
本,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国内的需求量。

 

4.3 生产成本变化

 

在皮江法炼镁的过程中,煤炭、硅铁、还原罐等构成了主要的成本要素,其价格变化也对镁
锭价格的波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受到供需平稳的影响,综合煤炭价格在2006全年较长时间内均持续走稳,年末出现一轮较
为明显的上涨,而这使镁冶炼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

 

2季度镁锭价格的明显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硅铁价格上扬的刺激。1季度硅铁市场较为平
稳,价格保持在出厂价4300-4500元/吨,只在3月底出现微幅的回落。而从4月初开始,
受环保检查、工厂开工率低的影响,市场供应吃紧,价格直线上升,在六月底时价格最高已
超过出厂价5300元/吨。硅铁价格的上涨使得镁锭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厂家也相继提高价格。
下半年中国硅铁市场行情基本稳定,但价格波动底线明显比2005年有所提高,主流出厂价
格基本在4900-5000元/吨水平上徘徊,这也是镁锭价格在高位得以保持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6年国内外金属市场出现了十几年来罕见的牛市,铜、铝、铅、锌、镍、黄金、白银等
期货价格均创出新高。镍价上涨带动了不锈钢价格的上涨,以耐热钢为主要制造材料的还原
罐价格也一路走俏。受此影响,镁锭生产厂家于是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等各种途径尽量延长还
原罐使用寿命以降低成本。


 

4.4 政策因素

 

近几年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金属镁出口退税于
2006年1月1日由13%降低至5%并于同年9月15日被完全取消。此外,国家对钢铁、电
解铝等行业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间接的影响到镁冶炼行业。许多镁冶炼企业在原料采
购,电力、运费涨价和市场销售等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种宏观调控的压力和影响。
此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镁锭出口,许多出口企业因规避风险而转向
国内销售。

 

5.2007年市场展望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金属镁工业近几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显
现出了后发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从2000年以来,国内镁消费增长加快,用于铝合金,铸件、压铸件,脱硫等领域的镁消费
量出现明显增长,在球墨铸铁,金属还原,稀土合金等其他方面的应用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预计2007年国内消费增长势头将会持续2006年的水平,对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2007年煤炭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一方面煤炭产能、产量扩张的动力犹存;另一
方面政策的调整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煤炭的供应能力。这一年将是煤炭行业整合的一年。
需求将成为煤炭价格的稳定支撑,成本推动成为整合周期中的阶段性主导因素。预计2007
年煤炭价格将整体向上,但幅度平缓。受此影响,镁锭生产成本将会相应提高,价格波动底
线将会上移。


2006年,金属镁工业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效果。面对越来
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限制产能盲目扩大、优化产业
机构、实现节能降耗将会是2007年镁冶炼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