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股是牛市模式

(2025-02-20 17:05:26)

港股是牛市模式

 

我们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6):珍惜大牛市,珍惜这条改变命运的主线,珍惜2025这第一个位置》;12月12日,我们推出了《有没有股票类似2005年的万科和2014年的茅台?》,11月1日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4):大牛市第一条主线已经浮出水面》,敬请关注。

 

应相关机构人员要求,我们简单谈谈对港股的看法。总体上是粗线条的,但估计最终结果是大差不差。这是我们团队的一致意见。

港股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资产全球定价。这涉及到几个市场,香港市场、中概股市场和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这三个市场都不在内地,不由咱们掌控。它们是由海外资本定价,定价权主要在犹太金融资本和盎撒金融资本手中,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代表。去年以来,上海券商合并,包括本次三大资产管理公司划转到汇金,目的都是通过并购重组打造具有强大实力的中国金融国家航母舰队,未来是要上阵跟盎撒金融资本和犹太金融资本拼刺刀的,目的就是拿下中国资产的全球定价权。

本次国际各大投行对中国资产180度的大转向,表明全球金融资本开始流向中国资产。同时,也表明我们去年1月1日吹响看多中国资产的号角,最终因为中国国家队扭转大势和中国最高层十分有效的金融决策,使得国际金融资本不得不转向。但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有四个:一个是中国资产定价确实便宜,二是中国向高端产业转型的确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且国际金融资本不得不认可这个转型。三是人民币未来的定位将会走强。这将有利于中国资产的走强。四是中国最高层决策的正确,当然这个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无生有,无形决定有形。

去年1月,我们发出全面看多中国资产的文章,认为未来是大牛市。大牛市的前行,一定要得到港股和中概股的跟随和认同。因此,国际金融资本的转向,实际上表明他们最终认可了大牛市的判断。

那么,如果咱们从大牛市的角度去看港股,那可以看到啥?

第一,港股恒生指数的高点在2018年,当年1月29日,恒生指数最高点为33484点,这是市场预期会爆发中美贸易战时诞生的高点。恒生科技指数的高点为2021年2月18日,最高11001点,随后恒生科技指数和中概股均大跌。这场为期三年的大跌,主跌者为中概股,恒生科技指数是跟随的力量。内地市场,2021年就已经突破了2018年1月29日的高点,但后来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主要的大指数暂时还没有突破。港股则是,恒生指数没有突破2018年1月29日的高点,恒生科技指数没有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

第二,既然这波是牛市,那么牛市不言顶。从K线形态来看,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恒生指数正在构筑一个为期近三年的大底,恒生科技指数这个为期三年的大底,已经创下了三年的新高。表明在这波牛市中,硬核科技股的走势更为强劲,是主导力量;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是跟随的力量,但一样会走牛。

第三,近期的走势,海外领先,国内落后。但未来内地会跟上,总体上海外和内地均一路向上,走牛市的路线。

第四,港股的目标,中长期目标应该是恒生指数创历史新高。但是在创历史新高之前,因为深成指长线的压力位摆在上面,因此,一旦深成指接近长线压力位时,如果到时港股仍然没有创历史新高,那么到时它应该和深成指为代表的内地股指一起,共同构筑一个高位平台,进行高位平台的振荡调整,以等待时机。时间不好说,但不会太短,当然不会是现在。

第五,上述的第四点,并不会改变长远大势。从长远来看,港股必创历史新高,这个判断跟对深成指未来的判断一致。这个创历史新高,既包括恒生指数,也包括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大底形态非常漂亮,这个大底,早已经跃然纸上。

第六,港股昨天的调整,只是超短线的小调整,它不会改变大趋势。

 

散户在牛市往往跟不上轮动的节奏,乱追热点,往往一追就是个坑。如果不乱动的话,又要有一个还不错的收益,可以采取跟随主线来操作的策略。而11月1日的文章就是讲本轮牛市的一条重要的主线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如果对大势信心不足,不清楚大盘会怎么运行,可以看我们团队今年元月1日、2月1日、8月1日、8月14日、9月1日、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4日的相关文章,这8篇文章,将大势讲得十分清楚。

10月4日的文章,不仅讲了大盘,而且讲了券商股未来的空间。散户有很多都持有券商股,为了更好地持股,建议你们看看。元月1日的文章价值巨大,在大盘那么低迷的情况下能推出那样讲大时空的文章,可知有多么不容易。那篇文章就是原子弹,它能让你从大的方面看到我们对整个行情的缘起、运行逻辑及未来巨大空间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多年才能有一篇,建议还是要看。即使这波牛市结束了,也还值得研究。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