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玩儿法和他们的死穴;这个板块机会多多

(2025-02-09 12:40:45)

美国的玩儿法和他们的死穴;这个板块机会多多

 

我们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6):珍惜大牛市,珍惜这条改变命运的主线,珍惜2025这第一个位置》、1212日推出了《有没有股票类似2005年的万科和2014年的茅台?》;111日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4):大牛市第一条主线已经浮出水面》,敬请关注。)

 

我们去年很精准地判断出美元的利率变化,这一点甚至超过很多专家。当然,这篇文章我们的重点不是谈美元的利率,而是谈美国现在的玩儿法,以及货币的量,包括货和币的关系。

上一周期,美国的总体玩儿法就是,货币大放水,与此同时,美元升值。这个玩儿法,要的结果也很明显,账上的GDP数据,以及资本市场上的长牛和房地产牛市,以此制造出美国牛得不能再牛的假相。

而在我看来,这可能只是美国的回光返照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上一轮周期中,美国玩儿的是加息+缩表的货币政策,等于同时缩小货币供应总量(缩表)+提高货币价格=货币政策的收缩。但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大放水。原因在于,美联储的缩表,是卖出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但这些国债并没有减少,而是从美联储手中转移到其他投资人手中去了而已,美国国债并没有减少。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加息+缩表+国债爆量。它实际上是一个表面上货币政策收缩可实际上货币政策放水的组合。

表面上收缩就是缩表,但前面讲了,它并没有减少美国国债的量,而是国债持有的转移。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美联储缩表,表面上的确是减少了市场中流通的美元,但因为利率提高,吸引了全球的美元流向美国。所以,在美国国内的美元并没有减少流通量,只是外围国家的美元少了,美国国内的美元并不少,相反,因为美国财政部一个劲儿发国债,导致美国国内的美元数量在增加,即美联储这边在缩水,那边美国财政部却在放水,再叠加吸引国际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流入。

2023年到2024年,美联储通过缩表,收回了20257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国债增加了多少呢?
20221221日,美国国债规模是31.42万亿美元,20241224,我在文章中写道,到头天晚上10,美国国债规模为362703亿美元,2025291015,美国国债规模为364558亿美元。以此简单推算,到20241231日,美国国债余额为363019亿。因此,2023年和2024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增加国债发行放水了4.88万亿,减去从二级市场上缩表收回的2.03万亿,美国国内实际放水2.85万亿美元。所以,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元是注水肉。

2023年,美国录得国际资本净流入8418亿美元。我们没有查到2024年的数据,但估计在6000亿到1万亿之间,就按8000亿估算吧。所以,美国总体上是放水,两年中放了大致4.5万亿美元左右。其中2.85万亿是美国国内放的,1.65万亿是全球资本流入美国放的水。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为什么美股一直那么牛,对吧。维持美股牛市,是美国的一个手段(此外是百姓的住宅),也是他们的目的。因为它在全球面前,塑造了美国财富的形象。高峰时,英伟达、微软、苹果市值都富可敌国。英伟达最高峰时市值3.75万亿美元,现在3.18万亿美元;苹果现在总市值3.42万亿美元,最高峰市值3.9万亿美元;微软现在市值3.05万亿,最高峰时市值3.47万亿美元。

2024年,日本经济规模排全球第四,为4.29万亿美元;印度第五,4.11万亿美元;英国第六,3.59万亿美元;法国第七,3.18万亿美元。也就是苹果总市值曾经快赶上印度年GDP规模,英伟达超过英国,微软接近英国一年的GDP。这个富可敌国,并不是胡说八道,甚至也不是夸张。而是曾经的结果。

所以,我说它们极有可能是回当返照,是最颠峰期的市值。这是货币和财政现象堆出来的结果,也是美国泡沫化造富的国家行为堆出来的结果,更是全球资金涌向美国堆出来的结果。

美国在这里玩儿花活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公开造假,再公开操纵:一边是货币注水,一边玩货币升值,一边是国家数据造假。而这种货币升值,是通过他们的话语权、影响力加数据造假加相关金融资本的市场硬控做庄做出来的结果。他们口中的所谓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做庄。

货币注水,则同期货币必然贬值,但美国通过玩儿花活,搞成货币同时升值。这就推高了GDP,形成虚高的GDP。其实一国的GDP虚高并没有什么,重点是他们相对于其他货币升值,那就是违背常理,违背常识了。这就是美国玩儿花活的地方。这样就形成他们的GDP虚高,加极大的股指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这就极大地推高了美国财富,形成GDP虚高注水+财富泡沫注水。但这个注水很能迷惑人,因为财富的总量太吓人,且通过国家和金融资本的操控,人为地压低了他国的财富,特别是竞争对手中国的财富。

这就为全球财富流向美国创造了条件。中国有一批美股的拥趸,美股只要一跌,他们就加仓,这批人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今生,如果他们不早点撤回,我们就有可能见证他们如何起高楼,然后如何楼塌了。这个过程,也许需要1015年。

但小红书的对账和美国现在的鸡蛋价格,加天量的国债,就暴露了他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死穴。美国以中下层和底层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为代价,堆起的巨量的财富泡沫,一旦破灭,则下面的深渊就深不见底。

所以,从经济学上来讲,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好,它们的核心总体上只有一个,就是货的总量=币的总量,货的增量=币的增量。就是要解决这个平衡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平衡问题也不一定可怕,但要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低通胀。短时间内通胀太高的国家,制造业一定完蛋,因为利率高。相对来说制造业喜欢低利率。较低的利率,是制造业的天堂。因为制造业需要产能,这就意味着刚性的投资,意味着高固定资产,高固定资产就意味着高借贷,高利率就是制造业的自杀行为;制造业同时需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这是给竞争对手设置壁垒的需要。所以,在现在的利率政策下,美国的制造业没有办法跟中国竞争。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货和币的数量变动,从来都做不到上面的两个公式,即使计划经济时代也做不到。为啥?因为统计的困难。比如武汉那么多卖热干面的早餐店,你能统计到他们一个月销售了多少热干面吗?统计不了。因为他们不会告诉你。如果他们告诉你了,那也一定是个错误的数据。那你可不可以派专人一碗一碗地数出来呢?可以,但成本太高,你收上来的税不抵派人数数的成本,而且他们也可以被商户贿赂。所以这个数据永远也弄不清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追求那个平衡。同时,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印钱,这个成本最低,也最省心,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货币超发就是常态,只是有的国家有的社会会有所节制,有的国家有的社会没有节制,所以就有津巴布韦币,就有法币。然后用金银做货币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会有通缩,因为富人会藏金银,越是成色高的,越是容易被富人储藏着,导致社会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但人类社会几千的历史,追求货的总量=币的总量,货的增量=币的增量,这个是一个必然(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因素)。明白了这些,就知道货币一定要有条绳子牵着,这条绳子的实际作用,就是抑制各朝各代给货币注水的冲动。现代社会,如果放弃了这条绳子,社会就会进入虚幻的财富螺旋膨胀。短时间的低速的财富螺旋膨胀没事,长时间的高速的财富螺旋膨胀,就可以吞噬一切,直到演化成一场扫荡一切的狂风骤雨。

上周,我们元月中旬研究的一个行业,板块指数大涨19.11%。元月中旬的文章,对那个行业的增长空间有一个总体的研究,甚至判断它们会复制白电行业的历史走势,因此值得大家高度关注。目前,这个板块的指数虽然有涨,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增长到位。特别是,这个产业链上的很多公司,同时有介入未来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如自动控制、机械手等等,因此更值得大家关注和深入研究。这里机会多多,如果挖对了一家公司,长期看,不难让自己的人生获得根本性改观的。

 

散户在牛市往往跟不上轮动的节奏,乱追热点,往往一追就是个坑。如果不乱动的话,又要有一个还不错的收益,可以采取跟随主线来操作的策略。而111日的文章就是讲本轮牛市的一条重要的主线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如果对大势信心不足,不清楚大盘会怎么运行,可以看我们团队今年元月1日、21日、81日、814日、91日、917日、101日和104日的相关文章,这8篇文章,将大势讲得十分清楚。

104日的文章,不仅讲了大盘,而且讲了券商股未来的空间。散户有很多都持有券商股,为了更好地持股,建议你们看看。元月1日的文章价值巨大,在大盘那么低迷的情况下能推出那样讲大时空的文章,可知有多么不容易。那篇文章就是原子弹,它能让你从大的方面看到我们对整个行情的缘起、运行逻辑及未来巨大空间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多年才能有一篇,建议还是要看。即使这波牛市结束了,也还值得研究。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