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有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点
(2024-11-01 07:21:43)成长股有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点
(今天,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4):大牛市第一条主线已经浮出水面》,敬请关注。)
比如隆基绿能,2012年4月上市,当年12月最低价不复权为5.59元;向后复权为10.21元;2021年11月,这家公司的向后复权最高价为1420.18元,涨了100多倍。这一阶段是典型的成长阶段。公司2012年收入17.08亿,股东净利润还在亏损,为亏损5467.2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以后,亏损达到12213.60万元;2013年收入为22.80亿,股东净利润转正,为7093.18万,扣非以后为4101.77万元。
2023年,公司收入为1294.98亿,股东净利润为1075142.56万,扣非以后为1083366.51万;收入增速为0.39%,股东净利润增速为负27.41%,扣非以后为负24.84%。
今年前三季度,收入585.93亿,下降37.73%;股东净利润亏损650460.17万元,下降155.62%;扣非以后,亏损648813.06万,下降156.35%。
我记得在复盘五粮液时,发现中间每隔几年它会有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年份,有时甚至出现了连续2年下滑的情况。其他很多成长股也是这样。
换句话说,有好些成长股,它们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间有的年份,会有收入和净利润下降的情况出现,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老投资人常讲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是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罢了。
隆基亏损65.05亿,爱旭亏损28.31亿,通威亏损39.73亿,中环亏60.61亿,还有一些公司亏十几个亿和几个亿的,这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相互杀价的结果。
由此,我们判断这个行业面临转向,就像当初判断火电行业一样。即从全行业很多亏损,转到竞争生态好转,然后有部分落后产能出清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专业的分析,不能顺产业链逻辑和技术路线的逻辑把行业清顺,那就不太好做投资了。
有机构认为,光伏产业2025年才能见底。我们不想点名,因为前期我们点名了有的外国机构,结果有些地方把咱们禁言了。因此现在不点名。
我们没有仔细分析,但是看了这些数据,就知道这个行业尽管亏损成为样,那倒是真的见底了。
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有没有错杀的股票。我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至于那些连续涨停的,业绩不好但涨得有理的,我们的策略是不预理会。
因为,那些不是咱们的菜。
光伏杀价,下游电站的发电价格已经低于煤电了。这对光伏产业才是最大的福音。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光伏产业作为一个健康的产业,就立住了。然后呢,光伏是中国极具优势的产业,在全球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看看美国的第一太阳能,总市值211.44亿美元,静态市盈率25.45倍;但是,这家公司的技术,放在中国那就是渣渣,最多是家三流的公司。中国能秒它的公司,至少七八上十家。而且,这家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恰恰是政府的补贴。美国说中国补贴,看看他们,恰恰是一补再补,三来四补。不光如此,它的低技术产品,贵得离谱。就是这样,还有那么高的市值。而且,公知总讲美国是市场经济,可以敞开了搞市场竞争。第一太阳能如果跟中国企业竞争,能存活5年就是真的有上帝帮它,能存活3年,那就是它有本事。如果真正公平贸易,它每年的营收,就会从现在的30多亿美元,迅速降到零。
所以,中国光伏产业的前途是很多国外看空机构所不能理解的。中国光伏产业有不少优秀的公司,它们一定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原因不在于别的,而在于它们具有极大的全球竞争优势,是中国的优势产业。
所以,我们仍然看好中国光伏行业,当然,不是什么公司都看好。只是我们会从中淘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然后坚持持续跟踪,直到行业基本面变坏。
对了,当我们持有成长股时,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因为即使是真正的成长股,它们有的时候也会有周期性的特点,甚至呈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因此,懂得了周期,恰恰就能明白,成长股走到了低谷,恰恰是好的投资周期。
如果对大势信心不足,不清楚大盘会怎么运行,可以看我们团队今年元月1日、2月1日、8月1日、8月14日、9月1日、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4日的相关文章,这8篇文章,将大势讲得十分清楚。可以从10月4日的往前看。
10月4日的文章,不仅讲了大盘,而且讲了券商股未来的空间。散户有很多都持有券商股,为了更好地持股,建议你们看看。元月1日的文章价值巨大,在大盘那么低迷的情况下能推出那样讲大时空的文章,可知有多么不容易。那篇文章就是原子弹,它能让你从大的方面看到我们对整个行情的缘起、运行逻辑及未来巨大空间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多年才能有一篇,建议还是要看。即使这波牛市结束了,也还值得研究。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7家。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