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证50成分股中好多牛股

(2024-08-10 08:04:56)

上证50成分股中好多牛股

 

(我们团队在微信公众号上贴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2):珍惜老天爷给的机会,做好准备随时抄底》,讲了2浪抄底的综合应对方法;全球利率变化对投资市场的巨大影响;以简洁精辟易懂的语言总结了怎么抄底价值股、怎么抄底成长股、怎么抄底硬核科技股,在同一板块里如何选择股票,并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选择出两市最具战略投资价值的股票一只。有兴趣者请移步前往。今明年是个超级大底,筑完超级大底就是大牛市,希望各位抓住机会,实现人生逆袭。)

不少人都在讨论到底有没有牛市,牛市什么时候来。我不喜欢争论。当争论不清楚时,我就喜欢翻指数的成分股,用周K线图或月K线图,一个个地翻。翻后的感觉自然完全不一样。

比如,上证50里有不少牛股。我不点名,以免说是推荐个股。这两三年里,有一批上证50成分股走得很强。我数了一下,有14只,占比28%。但创业板指的成分股里,只有七八只走得强的,还有几只未来极有可能会走强。只是其中被美国人工智能带着拉起来的个股,未来走势会如何?我个人觉得未必会乐观。

这说明什么?

我觉得有四点启示:

第一,好股要淘,要特别仔细地淘。市场已经跟过去大不一样了,如果仔细地淘,是可以找得到好股的,那种顽强地上升的好的个股,仔细淘还是能淘到的。这其中,既有基本面的研究,同时也有技术面的选择。好的个股,在大势不好的时候,一定是二者的结合。技术的因素以后也要重视起来,特别是用周K线图和月K线图选股,以后极有可能是越来越重要了。

第二,抄底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底部已经筑成了的个股介入。二是选择那种跌了很多但基本面不错的个股介入。这第二种选择有不好的一面,就是有时觉得这只股票便宜,但它往往还有更便宜的时候,此时要用策略来解决,分批建仓,而且每一批中间的距离和间隔都要长一些,不能太短。第一种选择的问题是,有时你觉得它的底部成了,介入的时候发现容易短线套住,或者是它的底部快走出来了,可你找不到合适的介入点。

第三,未来大牛市中走得远的,一定是真的硬核科技股和真的成长股。为啥呢?因为这一次熊市,它们跌得是真的够凶。因此一旦筑成了底部,它们的上涨也会够凶。也就是理论上,它们应该是一种对称关系。就是现在跌得凶,到时涨得也凶。好股票就是如此,差股票那就不谈了。基本面差的股票,它不在我们研究的范围内。我们团队时间有限,不在那里浪费时间。同时,因为人不多,因此我们研究出新股的节奏比较慢。大家放心,一旦团队真的找到了好股票,是一定会介绍出来的。

第四,要重视科创板。从科创板股价的走势看,现在很少有牛股。这个不一定是正常情况,未来不排除科创板的硬核科技中有一批会走成大牛。所以现在一方面要从里头去筛选个股,另外也要高度关注科创板指数的筑底情况,一旦底部筑成,要敢于上。创业板指的底部是在上市的第31个月,科创板指数现在已经有56个月了,因此,后面的筑底要高度关注,看看它是怎么筑底的,这个经验于我们每个投资者而言,都是一辈子的宝贵经验,因为无论是日K线图,还是周K线图,还是月K线图,它们都无比昂贵,都是各路参与者用钱买出来的,花了很多很多钱相互博弈最后弄出那么个图来,因此,对那类筑大底的图,一定要牢牢地记住。因为未来一遇到相似的图,你就知道是不是大底了,该不该买入了,是轻仓还是重仓,等等。

强调一下,这一带的底一旦抄准了,个股一旦选准了,三五倍的收益那是小菜。牛的,那可绝不一般。

希望大家能抄到这市场上最大的大牛股,放宽点标准,前10名吧。一旦牛市结束,即使是第10名,估计也是10倍以上的涨幅,不排除15倍以上。

八九月抄底,判断为2浪调整,深成指的支撑依然有效。它后面的支撑点位大家可以参考《大盘分析(一):从深成指看两市砸锅卖铁买股票的点位》,支撑线二到时依然有效,当然,千万要注意也不能太过死板。支撑线三看能不能到,估计到时的可能性不大。

7月份推出的文章是《公司分析(十二):对美日两大垄断霸主的强势国产替代+芯片设备硬核科技+高成长=未来大牛》,这家公司是典型的真硬核+真成长,前期低点对头年的市盈率为31.888,如果考虑成长性,低点对当年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不排除还要低些;从公司的成长性来看这个定位,它即使不是真价值,也离真价值不远。它就是能生产把天安门广场打磨到任意两点高度差不到2毫米产品的公司,用于12英寸晶圆打磨加工的产品在国内是独一份,值得高度关注。4月份是《公司分析(九):美国封锁+国产替代=高端制造突围+高成长=大牛股清晰可见》,也是一家高成长+真硬核的芯片设备制造公司。它们都是国产替代、产业升级大类的硬核科技产品。包括近期研究的造航母和055大驱的公司,算不算硬核科技股,我觉得算。今年的股票,先起来的是两高一低,这个我前面反复讲了。在研究公司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好的价值型品种,定位惊人地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