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突破美国遏制的方略
(2024-03-09 08:12:14)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突破美国遏制的方略
(我们团队在微信公众号“安民Anmin0001深度分析”推出《授人以渔(1):用确定性赚钱,赚确定性的钱》,讲如何依据确定性挣钱的股票投资思路和方法。有兴趣者请多关注。)
本文对中国医药产业的未来很重要,希望各位广为转发。谢谢!
大约两周前,我碰到一个以前的同事,1962年生,退休7年了。其间聊起另一位1962年出生的男同事,他也退休快两年了。
1962年,中国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此后31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均超过2000万,总计有7.3亿到7.6亿,占全国人口的一半还多。
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78.2岁,按延长到80岁算,2042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亡人口会超过2000万。此前10年起,中国将迎来巨量的就医看病的高峰,然后一直持续三四十年。
人老了,各种病都来了。比如我,10年前我曾说过,如果是文学创作,倘若哪天我写的东西少于5000字,那就是我在玩儿。现在对我来说,3000字都多了。因为手麻,手疼。手速慢,写不了啦。
所以,2030年以后,最晚不会晚于2032年,中国就是全球生物医药的主战场。因为海量人口都将老去,加上1962年到1993年这两个人口高峰的人,将是中国历史上手握巨大财富、总体上最有钱的群体,他们年轻时读过书,有文化,现在有存款,有退休金,还有医保,有的还有商业保险,他们是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红利的一群,因此到时中国医药市场必然是全球的主战场。
怎么解决这7.3到7.6亿人的看病和养老问题,应该是非常不易。
所以,中美未来的长远竞争,必然在这个市场上开展正面竞争。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博弈。如果中国人不能自己解决这7.3到7.6亿人的看病养老问题,那么就一定是美国人来解决。那时就是美国医疗医药大举进攻中国的最好的历史时机,也是美国通过医药掏空中国解决自己问题的大好历史时机。因为你的问题你自己不能解决。
大家可以抽空看看《我不是药神》,那个片子的核心就是药,讲的是一种药的三种形态:“美国的原研药=印度的仿制药=我们的保命药。”如果未来中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不是药神》的过去就是中国原研药创新药的未来。10年以后,是“美国的原研药=印度的仿制药=我们的保命药”,还是“中国的原研药+中国的仿制药=我们的保命药=世界人民的保命药”,这两种结果,我们到底要哪一种。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这也是中国生物医药能否崛起的关键和分野。
美国前期开启对中国贸易战、科技战等遏制措施,我博客和微博上的读者都见证了我提前的预判和我给出的应对措施。科技战从中兴华为开始,那是从高科技到产业链的全面战争。这场5年多的全面战争打下来,到去年9月华为METE60PRO面世后,美国放弃全面战争变成重点进攻,这就是实施小院高墙战略。这就跟当年老蒋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和东北一个样。重点进攻,比如芯片,是将全球芯片产业链引诱到美国布局,给美国企业以大笔的补贴,美军给美国芯片企业以巨量的订单扶持。再如汽车,封锁美国市场不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放,美国和欧洲汽车生产国、欧盟都说要调查中国汽车产业,不公平竞争只是他们的托辞而已。结果是欧美开始要放弃电动汽车,推迟电动汽车落地时间。除了竞争法案、反通胀法案外,搞市场封锁并推迟向新能源车转型尽量避免同中国优势汽车产业大碰撞才是他们的核心举措。
美国的小院高墙,一是芯片,二是人工智能,三是量子计算,四是生物制药,现在还有传统汽车。以后会不会有其他领域,估计也会有。这是美国目前领先于中国且能够对中国形成某些优势的领域。就生物制药来讲,比如减肥药的礼来,周四收市780.16美元,市值7412.80亿美元;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总市值2668亿人民币=370.88亿美元,二者相差20倍,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而过去才一年多点的时间,礼来从最低306.63美元涨到了780.16美元,涨幅254.43%,公司市值涨了4500亿美元。涨的原因就在于减肥药。
礼来的减肥药,就是中国CXO公司研发,未来可能有若干年,也是这家中国公司生产。
也就是说,中国的CXO公司,是与美国生物医药公司技术层级相差最小的公司。因为你的好些原研药也都是咱们研发的对吧,化学仿制药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中国要想在生物制药领域赶上美国,如何用好手中的那么一批CXO公司才是打好这一战役的关键,因为他们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差距最小。我国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创新药公司实力有限,要想同美国一流医药公司竞争有较大的难度,赶上则更不容易。毕竟恒瑞一年的净利润才40多亿,一年的研发经费才50亿左右,然后咱们全国还在搞集采,大幅度压价,压价就等于压利润。在此情况下,中国生物制药要赶上美国,非常非常困难。可如果用好了CXO公司,则可能大不一样,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有可能缩短到不用CXO的一半以内。因为核心点有二:一是美国有的技术,他们比较容易有;二是他们储备的资源里,会有好些美国未来的技术。也就是,美国生物医药的尖端技术,离他们只隔一层窗户纸,一点就通,一捅就破。而且,只要有人出钱给他们搞研发,时间到了,结果自然就有。
药明康德在全球CXO行业排名第三,已经进入一线阵营了。仅仅小分子药,药明康德DEL平台就拥有900多亿个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大多数母核化合物是由公司DEL团队根据结构热度和成药性进行自主设计和定制合成的,具有新颖独特的化学空间和结构性质,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更精准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服务。海量的小分子大分子化合物储备,才是源源不断的药物发现之源。这正如水库里的鱼,100亩大的水库和贝加尔湖里的鱼,到底哪里的鱼多,哪里能够打起一百斤甚至几百斤的鱼,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
中国生物制药要想追上美国,要想不被美国未来卡脖子,一定要重视CXO行业的力量,一定要深度挖掘CXO行业积累的天量资源,包括药物分子资源、细胞蛋白质资源,自然也还包括医药数据资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因为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和小院高墙的重点进攻战略,中国生物医药很容易会遭到美国的打压和围堵,而中国因为1962年到1993年7.3亿到7.6亿出生人口未来的老龄化问题,必然面临生物医药大爆发,包括市场的大发展,中美两国未来在中国老龄市场的竞争必然更趋激烈,这决定了中国生物医药必然要走出一条阳关大道。而要走出一条阳关大道,CXO行业因为资源积累、技术积累、离美国生物医药技术最近这三点,最终必然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当然,在美国打压的短期内,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那也是必然。
那么,中国生物医药技术要得到极大的发展,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要突破美国的遏制,有些什么样的方略呢?我们团队认为,还是举国战略,中国用举国体制,完全可以补齐生物医药的短板,且大范围突破美国的遏制和围堵。具体地:
第一,中国医药界,包括药明集团或药明康德,要尽早完成人工智能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早突破,早结果。其实中国已经拥有这方面的技术或技术积累,突破起来,可能难度并不大。
第二,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要尽早实现对量大、常见又比较难治的疑难病,以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原研药、化学仿制药的突破。就是重点攻关两大类的病和两大类的药,两大类的病是量大、常见又比较难治的疑难病,再就是癌症等重大疾病。两大类的药一是针对上述两类疾病的创新药,二是针对上述两类疾病的化学仿制药。
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突破,建议以美国的这个制裁为契机,由国家卫健委和相关行业研究院出面,制定相关国家医药研发战略规划,在全国组织研发力量进行突破性的攻关,主要就是针对上述两类病和两类药,组织全国力量进行医药产品研发。形式上,规划完成后,可以由国家进行发包,由相关研发机构、CXO公司、生物制药公司作为研发主体承担研发任务,国家补贴研发经费,合格药品研发出来后,国家从本研发规划完成项目上市药品的全球销售收入中收取5%来收回研发资金,进行下一轮的研发。由CXO公司完成的研发,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给医药公司销售,在国家、CXO公司和医药公司之间进行利益分配。国家可以借这个机会,重点扶持中国CXO行业和相关药业集团,最终完成中国第一个和第二个人口高峰的养老医疗这一历史任务,并在和美国的生物医药竞争中完成跟跑、并跑甚至领跑的历史使命。
本波行情的低点,我们团队给出的时间窗是2月2日,前后一周均有效。最后的低点是2月5日。从点位来讲,我们团队2月份的文章给出深成指2月5日的点位,比当天实际走出来的最低点7683点高出40多个点,比当天的收盘价7964点低240来点。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讲,我们提前给出的点位都是靠谱的。参见《大盘分析(一):从深成指看两市砸锅卖铁买股票的点位》。当天买了的人,现在正是和尚在吃肉。尽管暂时只是小吃一口,但这个反弹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