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美都难(1):中美GDP有多大的可比性?
(2023-11-13 07:50:04)今年中美都难(1):中美GDP有多大的可比性?
(先讲几个技术事实:第一,到上周五收盘,我们团队研究的锂电核心材料股周K线底分型已经形成。这只股票总的跌幅超过85.5%,最低价隔每股净资产不远,现在周线底分型已经形成。当然,周线底分型并不一定保证是大底,但大底一定会有周线底分型。第二,公司的月K线慢速KD已经背了,且上月收盘已经上穿。第三,上周一,公司股价已经突破下降趋势线了。这3个技术信号值得重视。从基本面来看,公司新产品应用在即,相比旧产品,毛利率弹性应该非常好;还有产能弹性也很好;锂电铜箔定价原则是成本+加工费,一般成本变化不会太大,但加工费变化非常大,弹性也很好,少的3000来元,多的两三万。懂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微信公众号“安民Anmin0001深度分析”上有两篇文章对该公司进行了分析。)
今年中美都很难。今天先谈GDP的可比性吧。
美国报出来的数据,有两个报出来不错,就是GDP年化增速和就业人数。对,就是报出来不错。至于内里的东西,我们不负责辨析。
那么他们报出来的GDP增速,这个增长,靠的是国债。
美国国债余额,今年元月23日是315063亿,现在是11月12日10:43分,即时数据是337174.08亿,这才不到11个月,美国国债就增长了221101.08亿。国债发下去,直接转化为GDP,这是负债导致的GDP的量。这不到11个月,新增国债都达到7.018%了,可美国的GDP增速并没有达到7.018%,说明若除开国债,美国GDP就是负增长。能理解吗?
你家元月23日负债315万,然后你今年除了家人挣钱消费,钱花得一分没有外,你又借了22万元,然后你家的债务到了337万,然后你跟别人到处吹你消费能力强,很有钱。这有没有道理呢?有。的确,你们家前面的确贡献了337万的消费,今年除了家人工资消费外,眼巴前借款还增加了消费22万,你家的消费能力的确提升了,但要说你家有钱,那就错了。因为你是借钱消费22万,总计借款337万,每年还要还利息。按平均4%算利息,明年一年付息134800元。那你明年准备借多少钱消费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下子就可以说明白。
所以别太在意美国的这个GDP,它是一个比较虚的数据。除了借款消费之外,有很多统计对象统计方法不一样,导致了不少的差别。比如你在农村修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投资了30万,中国算GDP的时候,是不计入的。因为中国政府公布的投资数据,都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你都农村了都,你不是城镇,所以不统计。再说你统计的时候,农民也不会跟你说实话。农民们相互之间是可以讲实话的,但你政府去统计,他不会讲实话。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难以统计出真实的结果,最后往往就不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房屋都建了三轮了。第一轮是老房(家里有天井的那种)改成青砖土砖结合的瓦房,第二轮是建红砖或青砖房,第三轮是建楼房,有的地方现在是第四轮,建那种艺术特色很浓厚的别墅,古典园林特色或西方艺术别墅特色。这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只要是农民自家建的,只要你买东西没花票,从来都没有计入过。
再如农村青壮年男人基本在外打工,他们打零工的,收入也不计入。农村农活儿就没有人干,因此那些五六十岁的农村妇女到农忙的时候,大约200到300块钱一天,去帮别人家干插田、收割等农活儿,旧社会叫打短工,这类数据在美国是统计进GDP的,在中国从来没有统计进去过。中国有平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6亿,多数在农村。那中国农村为啥很稳定呢?因为这个月收入不是所有的收入。农民种了两亩田,供自己一家人吃饭,亩产粮食2000斤,经济作物1000斤,自己家有地种蔬菜,这些都不在那1000块钱之列。所以这些人穷不穷,穷,但中国不会有赤贫发生,他们基本不会饿肚子,不会没衣穿,不会没房住,但他们手中的活钱就是不够,缺人民币。农村送礼很多,这个过生,那个老了人,那家结媳妇,还有人生了大病,都得送礼,所以活钱不够,就很难转得开,这是现金流紧张,不是生活不下去。没地、没低保、没住房的人才会是赤贫,这个现象在中国农村基本不存在,现在多的是农民抛荒,田地没人种,而不是没地。没地和抛荒土地,这个刚好相反。中国历史上是农民遇上天灾人祸,拿不出钱,不得不卖掉土地,最后活不下去,最终变成流民,最终起义;现在是农民想娶媳妇儿,女方的要求是城里有一套房子,就到城里过好日子,然后人在外面打工,田地没人种,就只有抛荒土地。在家种地的,田里的农作物,包括有些经济作物,都不怎么值钱,靠种地想搞活现金流,基本没有可能,除非你土地里产金子。农产品都太卷了。象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种了几亩十几亩的板栗,现在都没有人管,板栗都成野板栗了。因为没人管,就很容易长虫,储存很困难。所以我们那里到板栗成熟的季节,有些农村妇女闲下来了就去捡板栗,就是那种熟了后自己掉到地上的板栗,一天能捡一两百斤,但卖不出什么钱。板栗在树上基本没人会去打,最终都会掉下来。所以我估计我们那里要不了几年,都会松鼠成群。
包括城市,比如有人做包租公包租婆,在美国,这些收入要统计进GDP,在中国,如果你到税务局开花票,那你的房租就计入GDP了,如果你不去开,那就不计。前些年中国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他们租房,如果房租是税务局开了发票或对方开了发票的,那就计入GDP。中国有好些商业用房、临街铺面是市民买了出租的,他们本来就不愿意交税,你要花票他没有,所以这些包租公包租婆的收入是不计入GDP的,包括很多年轻人合租住房,这些都不可能有花票,年轻人也不会要花票。要花票的话,价格还要贵不老少,因为含税。可是美国自己住自家的住房,也要计一个价格讲入GDP的。
中国为什么不统计这些数据呢?两个原因。第一,对普通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他们不愿意统计,不愿意报税。中美很大的差别是,美国人如果不交税,那都可以给你判刑,中国历史上农民反税成功的案例不少,比如我前面讲到过《五人墓碑记》,罢税的人成了被传诵几百年的民间英雄,相反催税的人却是官逼民反的坏典型。所以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历史基因中,一直有一个底层正义在起作用。中国人对外,有民族英雄,有大义,所以当年日本人进攻中国,国共当年才能合作,你就算是一个土匪头子,平时欺男霸女,拦路抢劫惯了的,可一旦国家有难,你只要一致对外,国家不会追究你,老百姓也会原谅你,甚至你立大功了,你还是民族英雄。但是中国人对内,是民为贵,君为轻,所以你不能官逼民反,官逼民反,你就错了。这就是民间正义。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几千年来一直在起作用,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逻辑之一。
这个从我微博中也能看出来。人太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太复杂,大家收入也不是很高,因此都不太愿意交税。微博上不少人把税收叫罚款,或者等同于罚款。呵呵。你到你们仰慕的美国去不交税试试。这是第一点。
第二,统计成本太高,而且你派人下去统计了,别人也不会跟你说实话。
再如美国给家庭妇女计算收入计入GDP,中国从来不会。中国农村有很多人家里的房子空置,父母到城里给子女带孩子去了,还有一些家庭主妇不上班,在家里做家务,这些在中国是不计入GDP的,但在美国是要计的。他们会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准等给你估算一个收入,然后计入GDP。中国85后90后农村青年,只要在城市工作的,父母往往都会去城里给他们带孩子,少的一带七八年,多的十几年。城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人请了月嫂,如果不是劳务公司派的,也是不计入的。还有有些人请护工照顾老人,护工收入不低的,也是如此。
再如股票期货交易,我们是不计入GDP的,但美国则要计入。所以美国年年涨,他们的GDP年年创新高。
中国城市小商户,比如开街头大排档、小餐馆的,支个小摊卖羊肉串的,武汉卖早点的,很多街边小店卖各种东西的等等,他们的收入很难统计。因为涉及人数很多,范围也很广,所以很多数据你无法统计,也统计不准。如果你真的把它当真,那你就看不清了。此时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定税,定税往往是定得比较低的,定高了商户是不同意的。这方面有个原则,有花票(不是收据)就好定收入,好定GDP,没有花票就不好定。所以这个差别是比较大的。
第三呢,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放水养鱼、休养生息的历史。特别是在社会上升期,这是一种普遍的政治选择,少征税或不征税。当然,这不代表你不交税就是对的,不是。该交的税还得交,就像民间讲的,违法的事别做,有毒的饭别吃。
因此,有些数据看看就好,真信它你就输了。看这个世界,还得用自己的眼睛,还得用心,用头脑。表面的东西完全可以剥开,那个时候,你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所以,面对中美GDP,你也别把它太当回事。看看就好,千万别太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