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疫情拐点已现

(2022-04-12 10:41:26)
上海疫情拐点已现

1.上海疫情拐点是4月10日,刚好在4月11日之前出现
今天,上海4月11日的新增感染数据已经出来了,新增确诊994人,无症状感染者22348人,其中273人由无症状转确诊。根据这个数据,判断上海疫情拐点已现。新增感染人数最高点数据是周日的数据,比预判时间稍早。
4月11日新增感染人数=994+22348-273=23069人。比周日人数低2971人。
我周日的文章题目是:《上海:下周决战检测,新增感染人数高峰在下周一二》。该文明确排除了周六。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这就基本排除了周六数据为高点的可能。
然后周日数据有这个可能,只是概率偏小。上海今天如果异常地加大检测力度,有这个可能。但我还是以常态估算吧,况且你不知道会有哪个环节会出现人为的扰动。就像4月8日数据一样,一旦出现扰动,时间就会拖后。
以此判断,下周会出新增感染人数的高点数据,而且以上半周的可能性最大。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周一,稍晚是周二。如果有扰动因素,也有可能拖到周三。”
昨日说先看周三公布的周二的数据。今天公布的数据即表明,上海疫情单日新增数据高峰已现,拐点已现。
前期,我的文章中讲得很清楚,我给出的最后时间是4月11日,如果4月11日之前能够控制住,那么上海这波疫情就能够控制住,如果4月11日之前控制不住,上海这波疫情要控制住,会很艰难很艰难,极有可能就控制不住了。
然后12日公布的数据,11日数据下降了,数据表明,上海疫情可以控制住。
2.为什么4月10日是拐点
我们看数据:
时间 感染数 增量 增速% 原速度值 相差 相差幅度%
3月31日 4482
4月1日 6309 1827 40.76
4月2日 8153 1844 29.23
4月3日 8935 782 9.59
4月4日 13350 4415 49.41
4月5日 17037 3687 27.62
4月6日 19967 2930 17.20
4月7日 20899 932 4.67 26309 -5410 -20.56
4月8日 23204 2305 11.03 27516 -4312 -15.67
4月9日 24752 1548 6.67 30550 -5798 -18.98
4月10日 26040 1288 5.20 32588 -6548 -20.09
4月11日 23069 -2971 -11.41 34284 -11215 -32.71
(1)单日新增数据较大幅度下降。4月10日26040人,4月11日23069人,单日下降2971人,降幅11.41%。这是上海全员检测以来,第一次单日大幅度下降。
(2)原来是增长,看增速,现在是下滑,看降幅。如果仍然沿用4月10日的数据,仍然沿用原来的疫情传播速度,则上海4月11日应该感染34284人,实际感染人数比原来速度预判感染人数少11215人,降幅32.71%。这表明疫情的传播速度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大,快于疫情本身的传播速度。注意后面这句。
(3)前期,3月29日是一个高点,其后两天有下降,但4月1日那个高点即被突破了,这次会不会跟3月底一样呢?我的判断是,不会。因为现在是全面封闭,全员检测。这个条件在3月底是不具备的。所以,这个高点大概率是顶点+拐点。
当然,因为各种因素扰动,后面数据也许会有波动,甚至特殊情况下不排除数据会超过4月10日的数据(概率很小)。但我仍然很有信心,4月10日的数据多半就是顶点+拐点数据。
3.上海,加油
总体来说,上海疫情防控仍要抓紧,绝不能松劲。一是全面检测,反复检测。通过反复检测,将新增感染人数清零。二是方舱医院隔离病房,要准备充足,一旦发现感染者了,要立即隔离。三是物资供应要加大力度。四是千万要注意,在全城清零前,不要再让上海疫情外溢了。如果上海以外总是不能清零,会给今年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拖累。上海清零前,一定不能让上海人员外流,再将疫情传播到全国其他城市。今年的经济,西安、长春、上海,如果再加几个城市封锁,问题就大了。
希望上海全员配合,团结起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也希望大家将本文转给各位的上海朋友,给大上海鼓劲。
还有,自从我在博客上谈M国针对中国发动这场疫情战之后,我博客就不能正常发文章,有读者说不能正常显示。我只能说我还在博客上发文章,其他情况我不清楚。某国资本对中国舆论的控制,真的不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