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宏观经济
(2021-09-25 10:45:28)聊聊中国宏观经济
2.关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
关于财政收支与投资的关系,关于土地出让金收支与投资的关系,前期文章中我谈到过很多次了。这里不再深谈。总体的结论是,政府财政收支一直超支,加上负债不少,因此不可能让政府投资增速持续高增长。土地出让金支出这几年也基本大于收入,因此也导致政府不可能出现超额投资。大家都没有余粮。
关于投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单位,亿元):
|
年份 |
投资总额 |
增速% |
增量 |
|
2007年 |
117413.91 |
||
|
2008年 |
148167.25 |
26.19 |
30753.34 |
|
2009年 |
194138.62 |
31.03 |
45971.37 |
|
2010年 |
241414.93 |
24.35 |
47276.31 |
|
2011年 |
301932.85 |
25.07 |
60517.92 |
|
2012年 |
364835 |
20.83 |
62902.15 |
|
2013年 |
436528 |
19.65 |
71693 |
|
2014年 |
502005 |
15.00 |
65477 |
|
2015年 |
551590 |
9.88 |
49585 |
|
2016年 |
596501 |
8.14 |
44911 |
|
2017年 |
631684 |
5.90 |
35183 |
|
2018年 |
635636 |
0.63 |
3952 |
|
2019年 |
551478 |
-13.24 |
-84158 |
|
2020年 |
518907 |
-5.91 |
-32571 |
|
2021年前8 |
346913 |
-8.43 |
-31921 |
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增速是同比数据,没有根据CPI、PPI进行调整,根据历年的数据算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数据表明,上一轮的投资增速高峰在2009年,年增速31.03%,低谷在2019年,增速-13.24%。今年前八个月的同比增速为-8.43%,8月单月同比增速为-10.56%。
中国经济增速为什么上不去,投资增速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大项。投资增速数据后面,特别是基建和房地产项目,背后往往是农民工。投资增速数据上不去,农民工整体收入增长就比较麻烦。农民工收入没有增长,就意味着他们的消费将受到影响。记住前面讲到农民工和流水线工人,他们是消费增量的主力。你年收入1000万,你一天照样吃三餐,衣服照样只穿一身,你一天不可能吃8餐饭,穿10身衣。底层百姓收入增加几百块钱,他们马上就会转化为消费。
所以,消费数据上不去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投资增速导致农民工收入上不去。
前面说了,投资增速上不去有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个,政府财政收支,支出持续大于收入,导致政府主导的工程建设投资增速起不来。
第二个因素,去年和今年是因为输入性通胀,导致出口型企业利润形成受阻,没钱投资,导致民间投资增速起不来。
第三个因素,房地产。政府打压房地产的需要,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经常必须下滑。今年一二月增速37.38%,4月13.68%,5月后增速就降到个位数,8月单月为0.27%。
也就是三块投资增速,都遇到了问题。
那么我们要进一步问,为什么房地产投资增速上不去呢?
大的背景是中国要坚持制造业立国,解决老百姓住房焦虑,房住不炒,房地产为民生让路。这个理念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房价再涨的可能性很小了。当房价不能持续上涨,房地产行业过去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模式,就遇到了问题了。过去是拼命扩张,拼命负债,拼命拿地,拼命周转。但当这种模式它掏空了绝大多数城镇家庭六个荷包之后,转换发展方式就是必然。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商出问题的历史时机,它也就到来了。
2017年到2018年,是万达;现在是HD。都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商。还有泰禾、蓝光、华夏幸福、宝能、泛海、福晟等。万达和HD他们出问题,看似不可理解,其实是必然。而且我还要说的是,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将会有一批企业要死掉。
下表是全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单位为万元。
|
年份 |
销售额 |
增速% |
投资额 |
占比% |
差额 |
土地出让金 |
增速% |
占销售比 |
|
2008年 |
24071 |
30579.82 |
127.04 |
-6508.8 |
9600 |
39.88 |
||
|
2009年 |
43995 |
82.77 |
36232 |
82.35 |
7763 |
14239.7 |
48.33 |
32.37 |
|
2010年 |
52500 |
19.33 |
48267.07 |
91.94 |
4232.93 |
30396 |
113.46 |
57.90 |
|
2011年 |
59119 |
12.61 |
61739.78 |
104.43 |
-2620.8 |
33477 |
10.14 |
56.63 |
|
2012年 |
64456 |
9.03 |
71804 |
111.40 |
-7348 |
28517 |
-14.82 |
44.24 |
|
2013年 |
81428 |
26.33 |
86013 |
105.63 |
-4585 |
41250 |
44.65 |
50.66 |
|
2014年 |
76292 |
-6.31 |
95036 |
124.57 |
-18744 |
42606 |
3.29 |
55.85 |
|
2015年 |
87281 |
14.40 |
95979 |
109.97 |
-8698 |
32547 |
-23.61 |
37.29 |
|
2016年 |
117627 |
34.77 |
102581 |
87.21 |
15046 |
37457 |
15.09 |
31.84 |
|
2017年 |
133701 |
13.67 |
109799 |
82.12 |
23902 |
52059 |
38.98 |
38.94 |
|
2018年 |
149973 |
12.17 |
120264 |
80.19 |
29709 |
65096 |
25.04 |
43.41 |
|
2019年 |
159725 |
6.50 |
132194 |
82.76 |
27531 |
70824 |
8.80 |
44.34 |
|
2020年 |
173613 |
8.69 |
141443 |
81.47 |
32170 |
84142 |
18.80 |
48.47 |
|
2021年前8 |
119047 |
22.80 |
98060 |
82.37 |
20987 |
41407 |
17.97 |
34.78 |
第二列数据为2008年以来全国房地产销售额数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产商的收入。200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才2.41万亿,2020年就是17.36万亿了。第四列为房地产投资额,全国房地产每年投资的金额。08年为3.06万亿,去年为14.14万亿。这一列可以理解为房地产的直接成本支出。第五列占比,即每年房地产投资额占每年房地产销售额的比例;房地产商把钱收进来了,要赚进这么大的收入,有多大比例得投出去。比例最高是2008年,达到127.04%,也即当年房地产商每收入100块钱,但要投资出去127.04元,现金流极其紧张。然后金融危机,4万亿救了他们,2009年和2010年,这个数据都倒过来,收入大于投资支出,进账大于出账。然后2011年到2015年这五年,全国房地产行业每年都入不敷出,投资额都大于销售额。差额最大的是2014年,房地产行业入不敷出18744亿;这五年一共入不敷出41995.8亿。之后上一轮去库存,又挽救了房地产行业,2016年以来,这个数据又好了起来,连续6年为正。去年房地产行业收入大于投资支出32170亿,今年前8个月收入大于投资支出20987亿。
这个数据中的投资支出,它大致相当于房地产商每年的直接成本数据,即只是把房子建成的成本,并不是房地产商支出的全部。支出的全部还包括增值税和附加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房地产商的财务成本有时高得让人难以置信)、研发费用,还有应收账款计提(这部分往往不太大)、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提、已建在售计提等。
所以,别看2016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卖房收入都大于投资金额,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整个房地产行业当成一家企业来看,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都很紧张。特别是当一些地产商跨界进行大笔投资之后。
第七列为历年土地出让金,第八列为它历年的增速,第九列是它占全地产行业每年销售额的比例。比例最高是2010年,57.90%,最低是16年,31.84%。中位数是43.41%;平均数是44.04%。合计起来算,这么些年来,地产商买地的钱,占历年销售收入的43.46%。因此,200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流向是,全国人民买房一共给地产商送去了134.28万亿,然后房地产商从中拿出123万亿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发成本)。房地产商这些年中,并没有挣什么钱,余额看起来有11.28万亿,但它只是毛利。房地产行业有那么多人要养,有那么多费用,还要交税,还有应收账款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提等等。这么看来,房地产行业的高速运转,相当部分只能靠融资,靠周转。如果资金锁死,从这么些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宏观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整体就得完蛋。这个账无论你怎么算也算不过来。谁来当这个家,最终也得完蛋。
但逻辑上,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财富流向,也有富者。那就是土地出让金。2008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有超额回报,从9600亿增加到2020年的84142亿,增长了8.76倍,复利增速为19.82%,跟得上巴菲特老爷子了。08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总量为58.36万亿,当然,它们并不全是房地产行业贡献的,还包括工业用地费用,不过总体应该不高。很多人对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的收入颇有微辞,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所得也比较有限。真正受益者,是种房人,特别是城中村的拆二代。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数据,但我知道,城中村一拆迁,造千万级富翁亿万富翁成堆。这是政策红利,这个政策要是不改的话,最后普通百姓的财富,就通过房地产流向了城中村拆迁户。我估计2008年以来,这个比例至少占1/3,规模应该不下20万亿,不排除达到25万亿以上。中国地产,富了拆迁,这句话对早期被占地的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对后来者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城中村一拆迁完,往往一代年轻人也就完蛋了,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村民,着实不少。
除了拆迁户,房地产行业也富了借权人。关于这个不多讲,后面我们讲到HD的案例时,大家会看到。当房地产不出事时,债权人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他们是几头吃,上游吃房地产原材料供应商,还有建筑商;特别是建筑商,贷款甚至比地产商还厉害;中游吃地产商,下游吃贷款购房人,哪个环节都是贷款大户。可一旦房地产出事,他们也得吐出不少。
所以,别看2016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卖房收入都大于投资金额,但实际上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都很紧张。特别是当一些地产商跨界进行大笔投资之后。
但是在历史上,每次房地产行业快完蛋时,最后都活过来了,08年有四万亿,15年后有去库存,结果历史上越是负债的地产商越挣钱。因此,好些地产头部企业的秘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举债,再举债,扩张,快扩张。
地产商作为一个整体这些年来并不怎么挣钱,因为大账很清楚:
2008年以来,地产商一共销售了134.2828万亿,然后投资了122.999167万亿,其间的差额只有11.283633万亿,占销售额的比例只有8.40%,也可以理解为毛利率为8.40%。然后地产商要凭这个8.40%来运作,支付增值税、附加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应收账款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提、有利润得交所得税等等。
注意我这是从年度整个行业的收支来讲的,说的是整个行业,而且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理解,不是利润表的角度。
从年现金流进出的角度,房地产行业并不怎么挣钱,扩张靠四个,借款(有息负债)、压上游供应商和建筑商(无息负债),靠预售(合同负债),还有就是周转(同样的钱,周转一次挣8.40%,周转两次挣16.8%;所以地产商都在拼命快建快销)。其中最关键还是借款。现在贷款一卡,钱没了,投资增速就下去了。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投资增速起不去,是因为政府收支一直出大于进,导致政府投资起不来;出口企业利润形成受阻,导致民间投资增速起不来,再就是房地产贷款受限,导致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三方面原因,导致整个投资增速比较难看。
写到这里,我再深入讲一点。我前面写的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理解的房地产行业的真实情况,地产商当年的收支。但从利润表的角度,情况则有区别。地产商拿地后,从拿地到开发完毕,到交房,基本周期得两年。因此,上表中的数据,收入数据和投资数据,收入用当年的数据,投资额(直接建房成本)用两年前的数据,那就比较接近利润表核算的情况了。我们举个例子,2020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173613亿元,我们用当年的投资金额当成成本为141443亿元,则毛利为32170亿元,这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来看;但房地产是项目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结算。房地产是预售制,销售回款早就回来了,但挂在账上,现在叫做合同负债,此时它不能计算收入。到交钥匙的时候计算收入。一栋楼,去年卖了80%,收入以合同负债名义入账,但只能在账上趴着;今年建成,今年交钥匙,那么这80%的合同负债,今年才算收入。成本是以前支付的,同样今年算成本。明年卖出20%,明年算20%的收入,同时那20%部分的成本也明年算。这是项目结算法。地产商现在刚建的房子,一般两年后结算,因此,一般两年前的投资额,今年进行项目会计核算时才算入成本,但今年投入的钱比两年前大多了。因此,按照这个会计规则,2020年的全国房地产销售收入,减去2018年全国房地产投资120264亿元,毛利53349亿,多出21179亿;毛利率30.73%。此时地产商的利润就有了,账面上看来,地产商挣了很多钱,但自由现金流是不支持的。
这有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刺激股价。股价起来后,公众股东是很满意的,而且财务投资者可以减持挣钱,大股东也可以减持挣钱。还有,利润有了后,股东可以分红挣钱。好处一大堆。但会给公司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地产商的利润就是这么来的,而且以项目计会不少。但如果一年又一年地看当年的房地产行业现金收支情况,则地产商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我才说这么些年,地产行业并不怎么挣钱。你的明白?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整个房地产行业,地产商的现金流一直非常紧张。这个紧张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2008年最紧张,2011年到2015年比现在还紧张。因为考察当年地产商的收入情况和开支情况,整个房地产行业,将当年销售额当收入,将当年房地产投资额当房建直接成本支出,则从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只有8.4029%。然后还有那么多环节要开支。这揭示了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情况,只有靠融资、借债和占款,他们才能维持那么巨量的开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