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贸易战背后的金融逻辑

(2018-04-10 16:51:25)
分类: 中国金融安全
贸易战背后的金融逻辑

美国打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中国打美国的大豆、汽车和飞机。这其中,大豆背后有金融逻辑。
大豆涉及到两个产品,一个是豆油,一个是豆粕。豆油这几天涨价没?我没去超市问,但是打这类金融战,往往会引发豆油和其他食用油涨价。而豆粕和玉米,则是饲料要用到的。饲料下游是养殖,特别是猪,猪肉价格则是影响中国CPI的一个权重因素。
CPI则涉及到加息不加息,加息则影响到贷款利息。前面我们有数据,中国企业各类贷款大致200万亿,利息提升0.25个百分点,就是5000亿,这对企业是重大的压力。
美国跟中国打金融战,用的是原油。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龙头品种,它影响着黑色、有色的定价,也影响着农产品的定价。而原油很大程度上受美元指数走势影响。美元指数2017年元月份见到最高点103.8095点,之后跌了一年多。现在在底部盘了近12周。美元指数在这里即使破前低,那也会是空头陷阱,它的下跌在这里只会是挖坑。而从时间周期来看,美元指数即使后面有下跌,不算本周,最多还有5周时间,也即是到5月20日之前,美元指数应该结束下跌,转而向上。如果不破前低,那么实际上它的下跌已经结束,后面将是盘底和反弹。
美元指数盘底也好,反弹也好,对原油和大宗商品极为不利。因为理论上,它们是反向相关的关系。美元指数向上,大宗向下,美元指数向下,大宗向上。而且闹不好就是所有的大宗商品。所以在美元指数向上期间,大宗商品并不容易借力。也即CPI的走势,并不有利于美国。
但是,中东可以动荡,还有,打大豆,尽管政治上有利,但是从影响CPI来说,也有不利的一面。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央行的态度。即当CPI超过3%甚至3.5%时,央行不能死板,一死板就自己掉到自己挖好的坑里去了。
所以,中东方向,我们一定要关注;还有,就是大豆,未来的猪周期,以及CPI,以及央行是否加息,这些都是未来重要的数据和指标。
贸易战是表,重要,这些是里,可能更不容忽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