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此刻
(2016-01-01 10:09:47)分类: 散文 |
2016,此刻
我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不惟是物质的匮乏,更重要的是环境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我最初的记忆出现在不满周岁的时候,父母吵架,我被父亲从母亲怀里抢过去扔了好远。后来母亲抱着我弯了一大圈儿,躲到了四爹家的堂屋。那个下午,我一直在母亲怀里,看着天井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发呆。那个灰蒙蒙的色调,和农村早晚常见的灰色的雾汽,构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主基调。
大雾茫茫一片,浸染了我的整个童年。
因为我是男孩儿,所以我活了下来。生我之前,父亲说孩子太多,不好养,不如不要。母亲说要是个男孩儿就养着,要是个女孩儿就算了。结果是个男的。母亲就说,这孩子是老天爷送来的,于是就给我起乳名“天朋”,意即我能活下来,那是天意。
我打出生起,就莫名其妙地和上天结了缘。
但人生过得最无忧无虑的时期,就是84年到88年,过得最为宁静的时期,就是94年到03年。
84年到88年,我漫无边际漫无目的地读了三年半的书,全凭兴趣,几乎每天一本。后来又组织了武汉地区首届青年诗歌节,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又写了《土地的相对集中和中小城镇的普遍兴起》。我与这个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很年轻时就定格在文学和经济两个领域。那些年我赚的所有的钱全都用于阅读,这种日子很惬意。
93年我开始尝试写些身边的动植物,写观察日记。较大规模写作,是从94年冬至前一天开始的。最晚的写于02年。那些年的写作,写得很信手,很随意,但基本上可以构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轮廓。我主要想写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它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我观察到的天空云气、阳光、风花雪月、大地生灵、花草树木、鱼虾小鸟儿等小动物,还有人类生活在季节中的变化与呼息。
这样的观察和写作,让我的心灵同大自然无比贴近。与众多都市人不同的是,我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有幸工作和居住在武汉东湖的旁边儿,有幸跟大自然做成了邻居。我能每天感受到自然界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一惊一咋,它的喜怒哀乐,它的狂燥与激情,都通过我的眼,在我笔下一一呈现。而这种观察和写作,让我的心灵无比宁静,内心无比喜悦,每天都是澄澈而透明。我生活在大都市,而我的人生中拥有了10年的宁静生活,它让我的心,开始变得敏感而富足。
因此今天一大早,我在微信上转了一篇《我们的自然观察》。然后评论道:“喜欢这些文字,特想94年到03年写《观察日记》那些年。人生就是这样,永远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行。2016,这就来了。”
人的灵魂需要对话的对手。年轻时我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与那么多的作者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对话关系;93年到03年,我的对话对手,就是大自然。
03年11月27日以后,打从在网上活跃以来,我写了无数的文章,但是我不知道,我对话的对手是谁。
这12年以来,我的灵魂一直是孤独的。我独自面对市场做出自己所有的判断。现在,我每天在金融市场里搏杀,每天最少12小时,每年最少360天的研究分析判断,就像罗马斗兽场里面的角斗士,只有向前,翻越所有的障碍,而没有退路。
今天,我的任务是写完这两篇文章,然后再用江恩的系统,把各大指数江恩箱的支撑与压力全部计算出来。它应该是几千上万个数据(对与不对,留给市场来验证。)
因此,当我在2016的此刻回望自己的当年,真的感觉人生充满着多么大的变数。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未来是怎样。变化,它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前一篇:春季要么大涨,要么大跌
后一篇:行情留给多方并没有太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