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局面平均速度操作方法背后初中数学股票 |
分类: 思想的光芒 |
直线的斜率与股指下跌的速率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过直线的斜率,而且学了若干直线的方程。其实,当我们应用趋势线的时候,有几点我们需要十分清楚:
第一个,它就是直线。
第二个,股指也好,个股也好,当它在我们电脑屏幕上呈现时,它就可以相当于找到了一条直线的运行平面。
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直线方程来描述个股或指数的某种运行状态。
第三,在这个平面上的两轨,X轴上运行的是时间,Y轴上是价格。
对直线运行状态的计算,可以让我们得到它运行的精确时间与价格的对应关系。而这个在1999年以前,是模糊不清的。
直线的问题,除了上述直线方程及其运行等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直线运行的斜率。
股市上有言,股指的运行,个股的上攻,当它以45度角向上的时候,它向上攻击的时间最长。这个,是经验之谈。但是,当45底角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它说的其实是斜率问题。
也即角度问题背后,就是直线的斜率。
斜率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股指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下跌的时候,当股指的斜率越大,表明下跌的速度越快,这时系统性风险越大。当股指的斜率越小,表明下跌的速度越小,这时系统性风险也就越小。
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最好用2008年股指的下跌和2009年8月份后股指的下跌做比较。2007年10月,上证指数最高6124点,2008年10月,上证指数最低1664点,那么它下跌的平均速度是:371.67点/月。2009年8月,上证指数最高是3478点,2013年6月,上证指数最低是1849点,则下跌的平均速度是:35.41点/月。也即后者下跌的速度差不多是前者的9.53%不到。
也就是2008年的下跌,是系统性风险,而2009年8月份以来的下跌,其实并不是系统性的风格。个股的机会恰恰是层出不穷。因此,2009年以后,那些喜欢做短线,能够及时抓住个股和板块热点的,胆子也比较大的,会有比较好的收益。
因为大盘的下跌速率比较缓慢,下跌速度较小,于是个股和板块的机会总是存在。这就为那些擅长短线操作的人,提供了较好的套利机会。
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并非是市场的常态。并不意味着市场今后的走势,就一定会是这样。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的市场,到时一样存在。
只是还不是现在而已。
换句话说,在那种情况下,你现在所习惯的操作方法,到那时未必会管用。
因为速率决定了速度,速度决定了市场的运行局面。
这个应该很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