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金群雄(二)
(2013-09-20 19:53:26)
标签:
笑谈股金论坛之战短线安民逃顶 |
分类: 散文 |
股金群雄(二)
我进笑谈股金,其实是被激的。
就在我跟众版主大战王石论坛精疲力竭之际,有一条对手的回复道:“你总说投资投资的,投资你到股金去呀。那里有缥版,谈股票跟他们谈去。在这里你充什么大虾?”
这辈子,我还真没怵过谁。谁也不是三头六臂,是吧。于是我就回复道:“去就去,谁怕谁!”
大战一停,我找了一圈儿,终于找到了笑谈股金。原来万科论坛还有这样一个去处。
点开贴子看了看,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水平也就那样儿。于是我就发了个贴子,内容大致是,中国房地产呀,最后都得完蛋,当然不是现在。两个长远因素会导致房地产最终完蛋:一个是70年产权,人家国外房地产都是永久性产权,中国才70年;70年后,政府再把土地卖你一次,还是把土地收回呀?等等。第二个是人口因素。中国人口是倒金字塔结构,现在是农村人往城市涌,再过二三十年,城市化进程达到70%左右,人口再一倒金字塔,届时大城市的房子,都是三四代人手中的房子传给儿孙辈,一人手中好多套,房子最终就不值钱了。尽管这是二三十年后的事了,但我们这辈子还能见到。
后来中国所有谈房地产70年产权对房价长远影响的文章,思想的源头正在我03年底的那个贴子。
万科论坛还是比较开放,比较理性的。我的文章贴出来后,就有些人开始跟我讨论房地产投资价值等问题。当时论坛最活跃的人是H,大家有的叫他H哥,有的叫H叔;一群小马仔前呼后拥地围着他,颐指气使,吆五喝六,指东打西。打到哪里,哪里都得让着他。恰恰我这人是赌气进的论坛,因此我就有点儿不识相。开始的时候我不凑那个热闹,时间稍长,眼瞅见H哥贴子中的一个错,就指了出来。那时是2004年春,几月份记不清了,反正是从1307点反弹到1783点的过程中。H哥说明天开盘会下跌,我判断不对,就跟贴说,明天不会开盘下跌,明天开盘后还要创个新高,然后再下跌的。
我只说出自己的判断,这个很正常。大家现在知道,安民我的短线判断并不是很强,但是并不是很强的短线判断,并不意味着我会错。
结果我又惹事儿了。
H哥在股金论坛几年了,我并不知道。他的实力,源自于他每天的短线评论,而且短线也的确是他的强项。还有,他的实力,源自于他那一帮小兄弟抬着他玩儿,其中有一男的,应该是云贵川一带的人吧,说话频率比较快,语言也幽默,可就是有点儿娘,网名叫什么我忘了。H哥公然把他封成了自己的妃子,那人也居然就这么认了,还以此为傲;那帮小兄弟们也居然都这么跟着起哄——一个大老爷们儿,在网上被另一个大老爷们儿封成了妃子,他居然也都认了,这事儿换了我,是怎么也想不通的。因此,当我的跟贴指出他们老大的错,他们来追究,我还不认错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时,H哥就不高兴了,兄弟们就要围攻我了。
估计在我之前,没有人敢跟他叫板。
哥本就是憋着一肚子不服气来的,哥正想找机会灭掉你几个呢。哥刚在王石在线跟几十号人开战来着,那里十多个版主,你们一个版主都没有,就想仗着人多势众跟哥开仗是吧?这也不是打群架,哥接招儿。
于是第二天,我就开贴,直接对行情的走势进行短线点评。因为那天的短线走势证明我的判断对,H哥的判断错。于是笑谈股金本来只有一个人谈每天的短线走势的,现在忽然就有两个了。而且我这一写,就写了快10年。
欢哥很不高兴,但他不高兴也没有办法。你能阻止我发贴吗?
这样的短线分歧,一共发生了三次。其实倒不是我的短线实力有多厉害,而是我这人做事,有新鲜劲儿的时候往往很认真,很仔细,那个时候对的居多,久了人就容易疲,疲了就容易判断出错。再说H哥一直在坛子里活跃,他的水平恐怕很难再增长了。而我则刚来,到底水平有多高,他们并不知晓。
第四次是一只个股。记不清叫什么了,印象是山东的,做中子刀还是伽马刀的那家医院。当时第一天H哥给大家推荐了,第二天我就用我的理论,把那只个股庄家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入的庄,入了庄后怎么做,在哪里建了底仓等等谈了出来,还画了图。那时H哥没事儿。到庄家开始出货了,我又画图指出,还说“大家看,H哥和我两人给大家送了这么只股票,大家应该有所收获吧。”
这句话让H哥很不爽。他为什么不爽,我不知道。一会儿他的贴子就骂骂咧咧开了。是因为我说是他和我两人一起推荐的吗?还是因为我指出了庄家在出货?
本来这次评个股,我其实是想拉近一下跟H哥的关系的。他毕竟在广州私募界有那么大的影响,我尊重他一下,未为不可。可他这一发火,倒让我明白了,他还没有拿正眼瞧过我。既然如此,那就不客气了,哥还懒得搭理你呢,该干吗我还是干吗去,爱谁谁。
2004年4月8日,上证指数收在1770点,当天我发在万科论坛的评论,仍然看多。但第二天大盘返身向下,放量下穿5日、10日、20日均线,收盘1727点。我在1730点到1750点之间成功撤退——因为按照我的交易办法,我心中始终有一条趋势红线,再看好大盘,当跌破了趋势红线时,立即出局;再看空大盘,可一旦大盘放量上穿趋势红线时,一定要进场。这个交易办法总能保证我在看错了时还能做对。谁知H哥没有这套交易办法,因此头天他一定看过我看多的文章,第二天杀了进去,然后就被套住了。我一看他骂骂咧咧,就知道他因此而被套。你一个长期做短线的,对短线大势的判断,你不以自己的判断为主,以别人的判断为主,被套了你还要骂别人,这就不是做交易了。
因此,那天收盘后,我就写了一篇散文,《又见大上方》。写的是自己当年登华山,在大上方上碰到两位道士师傅,其中有一位是大师,那个大师被套在山顶上下不来,就是笑H哥被套在山顶上的。而一旦我登上华山山顶,才知道所谓的大上方才只有多高。后来他有文章进攻,我还写过一篇《大盘的金钟罩衫功》——当时的大盘是钟形,这类形态到最后是越跌越快,你攻击我,攻击不到,因为我知道大盘是金钟形,我有金钟罩衫功,足可保全自己。可惜05年3月18日以前的文章,万科论坛都被删了,其中只要是没有被广泛转载的,现在基本都找不到了。《又见大上方》我应该留有底子,什么时候我找找,再贴上来。该文表面谈风景,实际上谈的是股金论坛之战,还有些意思的(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人写的言外之意的文章,表面上说东,实际上说西,看了后我有时就会起《又见大上方》及后来在书情书色、雕刻时光写的很多贴子,玩儿这类东东,写我是信手拈来,读更是一眼望穿)。
H哥的短线功底还是很深厚的,平心而论,他致少比我要强。但为什么我能套他而他不能套我呢?我想就是他不明白我的水深的缘故。他的水平我清楚,我的水平多深,他并不清楚。这就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此,我在笑谈股金立住了足;跟H哥即使不是平分秋色的话,至少也是我们各自撑起了一片天。
他在坛子里呼风唤雨,是基于他那么些年每天的点评,而我在坛子里能够立足,是因为1999年到2001年,我出版过四本谈投资的书,一百几十万字。那几本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后来不少投资者正是看着那几本书成长起来的。而且到今天为止,我正式对外吐个槽,那几本书,除了第一本是由我主编,找了一些人一起写的之外,其他几本书我是唯一作者。为什么挂了那么多的名字?就是想看看挂名为不同作者的文章,是否一样都具有说服力——看看自己在每一方面的水平到底如何。大家如果想看明白,唯一的办法就是看文风。不管挂名什么,我的文风还是一贯的,没有大的变化。
2010年前后,我还不止一次接到海南一位读者老路的来电。他已经很厉害了,因此他感谢我,同时想跟主编联系。呵呵,我这人不太喜欢过多的应酬,也不太喜欢太多的活动,因此就没有承认自己就是主编。不好意思了,老路,安民在这里对你说声抱歉了,原谅兄弟一时疏懒。
201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