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技术出版公司公司上市专业能力在北京股票 |
分类: 宏观经济前沿 |
出版行业的做大和做强
出版业的集团化竞争,表面上看来,似乎纷繁复杂,但其内部,市场的竞争正在朝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一些大的出版社和出版传媒公司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上,从数和质的方向来看,主要表现为一个是数量的扩张,一个是质量的提升。这即是大家常说的做大的做强。
做大通常有两种形式,自我扩张(包括异地设立分社)和并购。
先谈自我扩张。
出版社或出版传媒集团,通过专业化的手段,以专业能力的提升,带来出版社或出版传媒集团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这是一种常规的自我扩张。
自我扩张还有另一种形式,即是出版社成立事业部、分社或异地分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异地。不少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在北京成立分社、分公司,即是这种扩张的体现,以此带来销售收入的上升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做大的第二种形式,即并购。因为国家不支持有太多的出版传媒公司上市,因此,后续并购会成为出版传媒集团包括出版社做大的好戏。这样的戏会年年上演。
并购也有两种,一种是对民营出版公司的并购,一种是对国营出版社的并购。对国营出版社的并购,包括并购北京一些部委出版社,好些地方出版公司,还有就是大学出版社。
做强并不需要并购,而是基于公司的自我扩张和成长,通过公司的成长,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因此,做强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概述,跟做大有区别。做大的着重点在市场占有率和公司规模,做强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点,市场扩张能力。与做大相同的是,公司销售规模也得到提高,不同的是,公司销售规模的提高,主要不是通过并购,而是通过自我扩张,通过公司的成长来完成。
第二点,品牌扩张能力。市场扩张,品牌影响扩大,形成品牌扩张。
第三点,成本控制力。成本控制力强,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第四点,盈利能力提高。规模扩大,成本控制力增强,盈利能力自然就得以提升。
做大和做强,在出版领域以外,有十分典型的公司供大家比较研究,一是地产领域中的万科和中海地产,二是空调行业中的美的和格力。
出版行业未来10到15年之争,重点就是争做大和做强,再就是数字出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