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狐的前世今生

(2011-12-29 13:48:14)
标签:

蒲松龄

巫山县

九尾

十尾

彦一狐

海国图志

anmin0001

股票

分类: 散文

一狐的前世今生

 

(最近电脑有点问题,上午写了个很长的,可是被吞了。其中仅缘起就有1000多字。若干年前,我写过《九头与九尾》,还颇为喜欢。因此本篇就少写九尾。可参照那篇来读。)

 

九尾的传说,其实早先并不是与狐有关。三皇五帝时,九尾源于部落图腾,它与其说像一种兽,倒不如说更像一种鸟。因为它除了有脚之外,还有翅膀。而且翼展十里,遮蔽天灾,保佑族人。这就与鸟无异了。鲲鹏是后来之物,源于庄子,为鱼,同时亦化为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见它到底是兽是鸟,并非一成不变。鲲鹏巨大的翅膀,远胜于九尾,但是庄子的鲲鹏,确实要比九尾晚得多。历史上,柔然这个民族(电脑游戏中,我曾经算过一命,我的前世即为柔然一族,在今蒙古高原一带,那时我的职业好像还是个算命的)最后消失了,其实它有一支融进了中华民族,为巴人的祖先。《山海经·海内经》有载:“西南有巴国,太皋(即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这个咸鸟就既是名字,还是图腾。鸟有九尾,有足,有翼。咸鸟是巴人的正宗,柔然的一支,则是巴人的另一脉;位于巫山县一带。它们的图腾,九尾,有足,有翼,却小,这就有点像兽了。他们后来为苗,生性勇悍,崇拜猛兽图腾,开始为猛兽,最后演化为狐。苗人的九尾,曾经记录于壁,可是巴山为不平之地,自古多大地震,九尾的形象以此毁于一旦,于是就再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九尾到底是何种样子。

《神异志》中,一狐一尾,一狐九尾,这本稀松平常。一尾乃常识,九尾乃神异。而更神异的却是十尾。九为大数,九数之后,本不应有十尾出现,可历史上恰恰出现了十尾。其实这是民族心理的写照。中华民族喜欢十全十美,功德圆满,于是就有了十。可是在历史上,十尾只是灵光一闪地出现过两次。还是巴人的占卜中,十尾出现过,但这次出现,现在的人们并没有找到记载它的甲骨。后人只知道它尾大如翼,舒张若云,身小,口大,日出而息,日落飞在山上,导引个别山里人迷途知返。这就像鬼打墙一样。人们陷入深山老林转不出来的时候,它则出现。它的尾羽,会化为一盏灯。这是传说之一。张华为晋代异人,今人只知道他的《博物志》,却不知道他还有本《灵异传》。在那本已经失传了的书中,张华云有兽十尾,长百二十丈,日出巫山,喜猿啼。见人则做孩儿笑,时而为女子。此兽已经与人分别不大了,而且可爱异常。另一次的灵光一现,在宋人有本《寰宇记事本末》中。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引述前人著述200余种,这是后人熟悉的,不熟悉的却有《寰宇记事本末》上古卷。乐史《寰宇记事本末》上古卷未写完,即已仙音杳杳,因此知道十尾的,最终就很少了。这本未刊刻的未完成孤本,最终失传,只是在比《海国图志》更早的《南华风物录》里有只字提到,那已经是吉光片羽了。

而同时代的《聊斋》,早已是尽人皆知了。由此可见,蒲松龄还是很清楚十尾的。

十尾的传说,仅见于华夏民族。古老的文明,从埃及到希腊,到印度和巴比伦文化,甚至玛雅文化中,九尾的传说还可以见到,可十尾的传说,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海外,杳如黄鹤。但是我们翻看人类的心灵史,却发现各个民族,都还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只是十尾不在这些民族出现,倒让人顿生疑惑。

 

狐于是一身而多变,有一尾,有九尾,有十尾,融合了太多的民族心理与想象。关键还在尾巴。异形,多变,为狐,为人,为女,为仙,化生天地间,而聚于一瞬之末,全在一念。狐为灵异,与空灵为伍,与神怪为伴,或渡人,或惑人;化生万端,或聪慧异常,或惊悚而厉;其温柔亲近者,常出入于书生梦中,抚慰孤苦者的心灵。而其十尾者,只在历史的长河中偶有出现,来往于人间与有灵之地。

彦一狐,本义为一个有才德的女子。可是本着词义的扩张属性,此名一经诞生,便已经开始扩张了。狐之灵异,经久不绝。是故其温柔善良,在蒲松龄那里出现过,其变化万端,在《百狐系列》中出现。由此一狐乃为十狐,或者乃是自谦罢。

仅以此文相和彦一狐。我们的实验还在继续,尽管多有不便,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参与。

2011-12-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