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可否成为一个好的新能源汽车投资标的
(2011-11-29 23:09:37)
标签:
合肥动力源奥特迅销售费用主营收入股票 |
分类: 公司研究 |
动力源:可否成为一个好的新能源汽车投资标的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出台后,动力源股价大涨。从10月24日最低6.21元,涨到11月22日最高10.1元。在充电桩概念中,动力源与奥特迅这一对冤家对头双双大涨,而动力源涨势尤其迅猛。总的上涨幅度,也高于奥特迅。
原先的研究报告,光大证券认为,动力源10年每股收益0.27元,11年0.56,12年0.82元。我们要从公司的财报来分析公司的经营实际。
相关媒体报道,公司今年将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这个和奥特迅差不多。恒泰证券认为,动力源业绩将因为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出迎来暴发期。可我的判断有点不一样。
读公司的财务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动力源的现金流不是非常地紧张,而是相当地紧张。
今年初,公司账上现金是15640万,二季度末只有7996.73万,三季度末更少,只有6323.16万。一句话,账上没得钱。三个季度,账上钱减少了约9300万,耗了近60%。
那么,相比于去年12月底,这9300多万的资金到哪里去了?
现金流量表显示,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45985.35万,收到的税费返还,262.49万,主要是出口退税。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是1326.17万,主要是合肥、天津市政府支付的政府扶持和资助款。合计是47574.01万。这个数据看似不错。但是,后面的数据不咱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是35426.48万,支付给职工的是12639.18万,各项税费,3977.27万,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是8302.67万,而半年报是4061.87万,经营活动现金流出60345.6万。这经营活动一进一出,已经亏损12771.59万了。为了解决现金不足的总是,公司短期借款1.19亿,比上年同期8225万增长快3000万。收到其他与投资有关的现金7912.9万,两项合计19812.9万。三季度的报表中,没有注明后面的7912.9来自于哪里,查看中期报表,发现是来自于保理借款。所谓保理借款,实际上是一种玩儿法,即公司将应收款打包,给银行做抵押,银行借出一定量的款项。比如期中借了快2800万,三季度共借了7912.9万。这样做,应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减少,财务报表好看一些,而且现金流好得多,只减少了9317万,如果不是这样,减少的就是1.6亿还不够,公司账上就是负的了。
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应收款太大,三季度,应收款44454.23万(期中44702.69万),其他应收5056.43万,(期中4776.07万),存货40353.75万(上年同期23251.81万),存货的增长,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货币压力。公司中期报表的存货显示,原材料6252万,在产品为3933万,库存商品7121.5万,半成品780.65万,发出商品1.6亿。表明存货的大规模增长,是影响公司现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公司的利润表,可以看得很清楚,公司的主营收入,前三季度为40835.59万(去年同期为42487.21),营业成本28890.78万(去年同期为26908.43万),可见公司主营收入低于去年同期,但直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这是涨价影响的结果。营业税及附加54.29万,销售费用8691万(去年同期为7606.96万),表明竞争更激烈。管理费用为6433.99万,上年同期为5182.90万,(除了安徽分公司等原因外,公司管理方面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管理成本是比较高的。查半年报看其中的原因,一是薪酬增加了400万多一点,二是研发增长了160万不到,股权激励摊销372.15万,其他增长了364.57万,公司没有讲这个其他到底是什么?这里面一定有来头的。销售费用,也摊销了股权激励404.90万,两块合计是769万。)财务费用为809万,上年同期为357万,借款增长,财务费用自然上涨。营业利润是负的,3929.51万。
另外,查了一下其他应收款,母公司为8352.46万,呵呵,不太妙。
再查了一下公司的毛利率,并不低。直流电源的毛利率28.63%,交流电源是25.75%,监控系统是56.88%,高压变频器是37.12%,几个主打产品,毛利率都不低。毛利率都不低,主营收入也不少,那么钱到哪里去了呢?
公司的钱难收。被下游扣着呢,4个多亿的应收账还没有收回,比主营收入还要大。还有5000多万被下游压着呢,招投标,你卖设备给别人,得给别人压钱。还要用钱送下游腐败,销售费用的其他里有名堂。还有就是竞争激烈,导致上半年销售费用中,差旅费增加130多万,招待费增长150多万,达到391万。平均一天两万多的招待费。公司股权激励还摊销了769万。
类似的情况,在奥特迅身上一样存在。即公司为了做生意,即下游赊货销售,这种销售还要招标,为了冲标,大量请别人吃饭,消费,送钱,还压款。销售了,款还一时收不回来。呵呵。这就是实情。
再查一下管理层薪酬,发现去年年底董事长的薪酬是82万多。查了一下四川长虹董事长的薪水,去年是35.2万,长虹10年销售收入417亿,净利润4.77亿,董事长薪酬35万多,可动力源10年销售收入7.7亿,净利润5142万,董事长薪水82万多。呵呵,到底是长虹的低了呢,还是这边的高呢?
这样吧,我给动力源画一幅图吧。公司去年收入7.7亿,今年呢,不会比这个高多少。正常的话,应该比这个低。公司因为材料涨价,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主营收入前三个季度小幅下滑,然后成本增长。同时,公司因为害怕上游材料涨价,就备货,备了较多的货。同时,为了做好生意,压价,请吃,送红包,还要赊销,还有就是压款。这样公司账上的钱就不够,一方面,公司提应收款呆坏账准备就提得比较低,让利润少亏点。另一方面,公司就大举借债,搞得财务费用增长。借不到债呢,就把自己的应收账款给到银行去做保理贷款。呵呵。
同时,为了照顾公司自己内部人的情绪,去年搞了个股权激励,每股给大家的价格是4.52元,公司管理层和中层以及技术骨干配售数量是40几万到几万不等,结果仍然有上十万股有人放弃。但多数人还是配售了,今年解锁1/3,这次上冲后,公司管理层就有一批人抛了。结果,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为股权激励摊销了769万。而且股权激励一搞完,公司业绩就变脸,亏损。
这种情况下,公司董事长收入还是挺高的,还给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派发这种股票福利,然后一派完,公司就变脸。亏损了。呵呵。这样的公司,投资不投资,并不重要。二级市场股东的利益,我看他们从来也没有考虑过。
本来不想说得这样直接,但实在是太气人了。他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