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楼价保障性住房地产公司股票 |
房地产业靠楼价上涨带来利润大涨的扩张模式将面临挑战
本想写一篇《2010,中国房地产政治经济学》,国为有事儿,就免了。以后再说吧。
今天就简单谈一谈,房地产价格的问题,和地产公司经营模式的改变问题。
前些年,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靠两个:一是经营规模的扩大,一是房价的上涨。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在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利润更多。而房价上涨以后,经营规模即使不扩大,或扩大不多,那么利润增速,会远远高于主营收入的增速,以此带来地产公司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带来股价的大涨。
2005年到2007年,还有2008年10月到09年8月,地产指数的涨幅,在两市都靠前。这几年的股市,都证明了前面那个模式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地产商一般都不会反对炒房,因为他们的利益在里面,楼价上涨,他们做得更为轻松。
但国十条推出以后,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国十条关于地产业最大改变,是对这个行业定位的改变,即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民生产业。既然是民生产业,那么政府在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安居工程之后,地产商有责任为解决民生问题服务。
2010年建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安居房280万套,按照一家三口计算,580万套房子,只能满足1680万人的需求。那么,更多的人怎么办?要么等,要么买开发商品住宅。
而政府将房地产的定位从前期文件中的面向少数人供应住房,改为解决民生问题,这一改变,决定了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房地产价格都不能大涨。一大涨,民怨一大,政府就会出台限制政策。
而且,目前的房价,必须下调。因为按照现在的房价,多数老百姓不可能买得起房。房价调整到一个较低的价位了,再稳住,老百姓买得起,那么市场就可以健康发展。否则,房价一乱动,民怨一起,政府就会出手。
这种局面,导致开发商在以后的发展中,利润的来源不能主要靠房价的上涨,而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的扩张,前提是你要能卖得动,老百姓要买得起。二是靠成本的控制。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成本控制得好的开发商,才有更为快速的发展。如果说有第三个方面的话,那一定是避开竞争,找到自己的蓝海的地产商。
那种主要靠楼价上涨带动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应该会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