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2009-11-01 09:42:30)
标签:
财经股票国际商品市场opec美国 |
分类: 宏观经济前沿 |
| 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 |||||||||||||||||||||||||||||||||||||||||||||||||||||||||||||||||||||||||||||||||||||||||||||||||||||||||||
| 2009-10-30
19:10 |
|||||||||||||||||||||||||||||||||||||||||||||||||||||||||||||||||||||||||||||||||||||||||||||||||||||||||||
| 文章类型:原创 |
|||||||||||||||||||||||||||||||||||||||||||||||||||||||||||||||||||||||||||||||||||||||||||||||||||||||||||
一、2009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止跌企稳,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以油价为风向标的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在一季度稳定后,自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09年9月底的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比上年末上涨28.0%,各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均有10%以上的涨幅,其中食品饮料类上涨11.2%,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14.3%,金属上涨30.4%,能源上涨35.6%,但仍大幅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高位。另有少数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中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呈现涨势,反映了市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及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一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基础设施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保持了远好于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急剧下滑、恢复市场景气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更快,尽管经济规模在全球总量中尚不足1/3,但对石油、金属等资源商品的需求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此外,各国大幅降低利率水平和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加上美元等货币汇率大幅贬值,也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表1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10月。 二、近期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的程度和速度、各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等,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商品市场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美元走势、主要商品的供需状况也将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总体看,2009年后几个月至2010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在目前水平上继续上行,但涨幅相对有限,且短期会有较大波动。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未来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支撑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而新兴经济体的表现尤其重要。目前,以石油、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2009年后几个月及2010年世界经济的良好预期。考虑到目前多种商品的库存水平仍较高、富余产能较大,若世界经济复苏出现波动、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则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震荡。 2.各国采取的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宽松的货币供应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商品市场,成为推动2009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回升的原因之一。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部分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有收紧倾向。未来各国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的转换,将对进入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流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3.美元走势对商品市场价格影响明显。近年来,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因美元持续疲软而具有了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成为重要的保值避险工具,价格抬升,波动加剧。目前美元地位虽有削弱,但仍是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同时美元走软使商品套期保值的作用增大,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负相关。鉴于美国财政赤字庞大,低利率近期将维持不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延续一段时间,中短期内美元弱势格局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商品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4.产能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价格水平过快上涨。经济衰退造成市场萎缩,全球贸易规模大幅缩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保护对象已由生产资料扩散至生活资料,出口国通过外部市场消化其庞大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产能严重过剩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相叠加,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从大宗商品、资本货物到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表2
注: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商品价格指数,以美元计价,1990=100,食品饮料占55.6%权重,工业原材料占44.4%权重。 资料来源:EIU,世界商品预测,2009年7月和8月。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农产品 展望2009年四季度至2010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总体上将受到一定抑制。小麦主产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均丰产在望,2008/09年度产量估计为6.67亿吨,仅略低于上年的创记录水平,09/10年度产量仍可达较高水平的6.64亿吨,全球小麦供应充足,连续两年产大于需,库存增加,市场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相对弱市。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和用量分别为7.89亿吨和7.75亿吨,2009/10年度将达到7.94亿吨和7.99亿吨,供需形势又现紧张,价格将受到支撑。随着泰国、越南等主产区主季稻收获在即,全球大米市场供应改善,大米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尽管泰国和越南通过制定政府收购价、增加仓储空间等措施以保护米价和稻农利益,但近期大米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长期看,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保持上涨态势。人口增长、收入及生活水平提高,使全球对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呈相对刚性增长,供需将呈偏紧平衡状态。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推高燃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将刺激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增加对种植能源作物的土地需求,影响粮食扩大生产和供应,也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原油 有色金属 纺织纤维及成品 化工及医药产品 钢材 机电产品 全球半导体市场继上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6%后,2009年一季度再降14%,但二季度开始企稳向好,销售额环比大幅上扬16%。根据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最新展望报告,2009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有望达到2120亿美元,同比下降17.1%,好于年初下降22.4%的预期。预计20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收入将达到2330亿美元,但仍低于2008年的水平。因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减少,封装设备、自动测试设备等半导体设备生产亦受到不利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协会(SEMI)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订单为29.5亿美元,虽比一季度大幅增长83%,但较上年同期下滑58%。预计下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将有显著改善,但全年仍将下滑47.9%至229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长34.3%至307亿美元,设备订单的回升将刺激半导体产业的复苏。 由于企业支出和个人消费疲软,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不振。调研公司IDC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PC出货量同比下滑2.4%,营业收入下滑19.1%。其中,台式机出货量下滑17%,笔记本和上网本出货量同比增长44%。由于上网本价格低廉,其市场份额的提高反而导致PC市场整体营业收入下滑。2009年全年的PC出货量可能出现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乐观估计与上年持平或微幅增长。2010年PC出货量和销售额均有望反弹,其中台式机出货量与2009年持平,笔记本和上网本出货量将增长16.5%。液晶面板受供应限制及季节因素影响,三季度以来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显示器和电视面板的供应压力减轻,部分尺寸的产品价格在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可能出现下滑。 金融危机以来严重萎缩的全球汽车市场近期出现好转迹象。受美国政府“旧车换现金”计划的拉动,2009年8月份美国新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出现20个月以来首次同比上升,但补贴政策结束后的9月份即大幅下滑。预计2009年全年美国汽车销量将在1050万至1100万辆之间,2010年销量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约为1250万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欧洲汽车市场8月新注册的轿车数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3.0%,主要汽车市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分别增长28.4%、8.5%、7%和6%。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统计,9月份,包括轿车、卡车和客车在内的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上升3.5%,为连续第二个月上升。本次经济衰退将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深刻调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环保概念将成为未来几年汽车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至2020年,节能环保型汽车有望占到发达市场汽车销量的1/3,占新兴市场城市汽车销量的1/5。 高油价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核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技术与设备市场迅速发展,产能扩张速度空前。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将较上年增长56%,达到170亿千瓦,但由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需求下降17%,太阳能电池产业产能过剩严重,价格快速下滑,产业整合不可避免。预计到2011年产业前景才会随着需求的复苏而好转。 经济衰退导致运输业需求疲软,世界集装箱市场、干散货市场和油轮市场形势严峻。船舶融资环境恶化,船市清淡,船东普遍延期接船,航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8月份新船交付比例创年内新低,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的新船交付分别比7月下降53%、52%和57%。截至2009年8月底,全球新船手持订单共1.647亿总吨、5.247亿载重吨,为2007年6月以来最低点。展望今后两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造船市场亦将回暖,特别是中东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个油轮公司已经公布建造新一代绿色环保油轮的长期发展计划,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建造市场有望较快增长。劳氏船级社预计,今后5年油轮载重吨将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