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人在为通胀问题瞎操心(1)

(2009-08-24 11:45:35)
标签:

经济

财经

cpi

a股

通胀

中国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前沿

       有多少人在为通胀问题瞎操心(1)

 

近期,吴晓灵说要收缩货币,有一些所谓的学者,包括专栏作家,都应声附和。他们的理由都是通胀,说中国贷款的货币多了,后面要通胀了。更有人说得言之凿凿,认为年底就会通胀云云。但是说真的,我在他们的文章中,我没有看到一个有效的数据,也没有看到一个有份量的对通胀数据的一针见血的分析。我倒希望从这些所谓学者的文章中,看到点真格的东西,而不要人云亦云,否则谈得再多,也是扯淡,真正按照他们的观点实施了,轻点是误国误民,重点儿那就是祸国殃民。

一、中国现在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压力大?

那我们来看看中国到底是否会有通胀,后面是通胀的压力大还是通缩的压力大。

去年底前后,我博客上有个学生跟我讨论通缩问题,我说那个时候还不到谈通缩的时候,但我个人认为,现在倒是要注意通缩问题。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不注意,一旦大幅收紧,必然就是通缩。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这一年多来CPIPPI的走势。

           CPI            PPI     

082   8.7%          6.6%

083   8.3%          8.0%

084   8.5%          8.1%

085   7.7%          8.2%

086   7.1%          8.8%

087   6.3%          10.0%

088   4.9%          10.1%

089   4.6%          9.1%

0810  4.0%          6.6%

0811  2.4%          2.0%

0812  1.2%          -1.1%

091   1.0%          -3.3%

092   -1.6%         -4.5%

093   -1.2%         -6%

094   -1.5%         -6.6%

095   -1.4%         -7.2%

096   -1.7%         -7.8%

097   -1.8%         -8.2%

这些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随时都可以查到。我想请问这些官员在谈通胀问题时,看没有看这些数据。还有,这些学者在谈通胀问题时,看没有看这些数据。如果看了,他们是如何分析理解这些数据的。

至少从他们到处乱发的文章中,我看不到对这些数据有效的分析。

那么我这里简单分析一下看看。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相信我的分析,比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要准确得多。

 

二、对CPIPPI的分析

好,我们先看CPI,它的高峰是082月份出现的。8.2%.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前面的数据都比它低,我没有把它们列出来.但它的低谷你现在见到了吗?它的低谷是多少?不知道.没有见到.

082月份以来,CPI的数据一直在下降,8.2%下降到7月份的-1.8%,总共下降了10%.但你看到它的底了吗?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

再看PPI,它的顶峰出现在088月份,10.1%,它现在是多少?-8.2%.也即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从去年8月份到今年7月份一年时间,总共振荡了-18.3%,是下降,才一年的时间,18.3%,多么猛.

但是你看到了它的底了吗?看到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底了吗?没有.现在我们不知道,7月份的PPI是不是最低的,不知道.

既然我们连CPIPPI和底都没有见到,还谈何通胀,这不是扯谈吗?

这是我谈的第一点.CPIPPI和底都没有见到.

第二点是什么?前期的货币政策,CPIPPI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08,当通胀处于最高峰附近时,我说过,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个伪问题,我相信中国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说过,那个时候也可能只有我一个人敢这么说.因为那个时候,央行连续加了N次息,连续提高了N次存款保证金率,但是通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对通胀问题不起多大作用.我当时从国际热钱和海外游资入手,证明了通胀问题是一个输入性的问题,它不是中国央行能够对付得了的.因此,当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见顶时,我说中国的通胀是个伪问题,两年内中国无通胀之忧.结果从去年9月到现在,中国的CPI4.6%降到了-1.8%,中国的PPI10.1%降到了-8.2%.为什么中国的通胀问题突然之间没了呢?因为国际期货都进入了大熊市,这不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而是国际金融危机帮了中国央行的忙.

但物价的下降,并不是央行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那是错误的结论.因为如果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存款,能够解决上一次的通货膨胀的话,那么这次央行大规模放款,一定会抬高物价.这是逻辑推导的结论.逻辑是有力量的,你不能不相信逻辑的力量.

是这样吗?

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