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育A股定价权 券商海外谨慎练兵(转)

(2008-11-13 05:17:48)
标签:

证券

财经

a股

券商

贝尔斯

香港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前沿

培育A股定价权 券商海外谨慎练兵(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03:14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价权问题是我06年在博客上提出来的一个问题,由这篇报道看来,已经变成了机构和管理层的一个目标。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儿。在定价权问题上,中国吃亏太多。铁矿石,国际油价,粮食,甚至稀土等中国资源的定价权,目前都不在国内。)  

 

本报记者 于海涛

  有一个场景,让包括监管层在内的国内资本市场各方永远铭记,如鲠在喉。

  中石油(10.96,-0.03,-0.27%,)在香港上市路演的前一晚,中方保荐机构拟将发行价由1.19元提升1分钱至1.2元,这1分钱的谈判让其与外方保荐机构高盛僵持至凌晨两点,但最终结果是:高盛拂袖而去。

  A股市场没有自己的资产定价权,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最新信息显示,监管层已把培育A股定价权作为发展资本市场更高的目标之一,其中的一个路径,就是促使证券公司培育跨境业务能力,在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大“危”与大“机”中,修炼内功。

  “1分钱谈判”启示

  “国内市场承接不了这么大的‘盘子’,我们只能拿到国际上去卖,到别人的市场就是别人来定价,这是因为,国外投行后面是他们的投资者,(他们)就是要替投资者压你的价,不就是个供求关系么?国内没有自己的定价平台!”一位资深券业人士对中石油的“1分钱谈判”如此感慨。

  实际上,现在战略投资者在购买境内银行股权时,“1块多”都拿不到。但因为A股市场没有形成定价平台,参与国际合作时,国内资产要拿到国际上重新定价,“吃亏”就成了注定的事。

  “我国建国马上六十周年了,我们积累的国民财富都让人家去定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不管这个市场有起有伏,但这一条没变。”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近期的多个场合如此表态。

  的确,A股定价权无论是对企业融资,还是金融安全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掌握了资产定价权,就可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九条”明确把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管理层也已明确,培育A股定价权,将成为建设强大资本市场重要的动力和目标。

  “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证券行业,同时这一进程也将为证券行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空间。”尚福林曾表示。

  增强跨境业务能力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路径是:走出去。

  中信证券(19.49,0.80,4.28%,)(600030.SH)去年起加快了国际化的尝试,如曾与贝尔斯登商洽换股、技术转让、合资的合作,以实现以境外要素带动境内业务的升级。

  具体操作中,中信证券制订了一系列“试水节奏控制”,如超常的尽职调查力度与规格;设置复杂的协议生效条件、需要双方监管机构审批的复杂程序;以对等投资为前提,以避免两端风险等等。

  但突如其来的次贷危机打乱了一切,中信证券最终宣布终止协商,侥幸从贝尔斯登轰然倒下的废墟边擦身而过。

  一位接近管理层的人士表示,管理层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引导证券公司与境外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着重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支持实力较强、运作规范的一部分优质公司稳健实施‘走出去’战略。”上述接近管理层人士说,“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依然是 “走出去”的原则。

  管理层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国内券商熟悉国内市场、客户需求的优势,以形成境内外业务协同效应,先期为境内客户进入境外市场提供配套服务,在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增强跨境业务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有明确结论,国内券商走出去战略也将审慎实施。

  国际大投行重新洗牌也给国内券商带来了机遇。多家券商已出击具有地利优势的香港,抢占国际投行在该区域的客户、项目和业务,招纳华尔街流失的金融人才。

  截至目前,共有12家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了证券经营机构尝试境外业务。

  较早在香港运营的国泰君安香港分公司已获得包括证券交易、期货合约交易、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证券咨询、证券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的全牌照,并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从事各分类业务。其下一步的目标将是:扩大香港子公司的资本金,直至香港子公司上市。

  与此同时,光大金控也正在准备上市后把香港公司的业务注入到光大证券里。具体操作方式是:光大金控和光大证券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光大金控把香港公司的全牌照业务部分放进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