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海外热钱与国际游资对内地宏观调控和A股的影响
(2008-08-30 13:57:12)
标签:
证券经济国际游资海外热钱中国股票 |
分类: 第一财经日报 安民专栏 |
正视海外热钱与国际游资
对内地宏观调控和A股的影响
本文为我在第一财经日报专栏本周的文章。
A股市场的复杂,还与两个方面紧密相关。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因素。中国企业目前不仅在沪深两市,而且在香港、纽约、新加坡、伦敦,特别是在香港和纽约有大量的上市,国际游资控制在香港和纽约等地上市的国企股、红筹股,也就可以影响内地市场。而香港、纽约、新加坡都有中资股的股指期货,内地却没有。这意味着国际游资可能通过做空A股、港股和在纽约上市的中资股挣钱,可内地投资者却只能靠做多挣钱。内地投资者到目前为止,天然就是一条跛腿,被动是很自然的。注意,这个问题指向了国际游资。
另一方面,A股还将受到中国宏观调控与海外热钱对宏观调控的反作用的影响。它的复杂之处在于,在此情况下,常规的调控不起什么作用。比如货币政策,我们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和发行央票等来解决流动性过剩,可上半年进来的热钱,可以让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0次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国际游资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止这点。检验中国宏观调控的效果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物价水平,CPI和PPI。可这两样主要都是国际游资操纵上游资源价格,如原油期货、粮食期货、国际煤炭价格等等的结果。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根源不在国内,而在国际期货市场。如果国际原油跌破80美元大关,中国的物价问题自然就不存在,宏观调控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如果国际油价突破150美元大关,中国不调控也得调控,问题是你即使调控也不一定起得了多大作用。
国际游资带来的影响之深刻,在于通过对中国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效益。上半年中石油、中石化业绩大幅下滑,航空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火力发电企业普遍亏损,钢铁等相当多的企业业绩增速放缓。这正是国际游资通过操纵原油期货等,进而影响了国内企业效益。A股市场的深幅调整,与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紧密相关。但它们都不在国内。
这个问题也指向了两个方向,海外热钱与国际游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进入中国国内,叫做海外热钱,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叫做国际游资。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宏观调控要想起到真正的效果,应该指向两个方向,一是海外热钱,二是国际游资。关于海外热钱,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对于国际游资,目前我国似乎还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国际游资的目光,盯着的正是美元。如果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国际游资就会自动从原油期货和粮食期货上退场;如果美国实行的是弱势美元政策,或者只是口头上讲讲强势美元,那么国际游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又会举起原油期货和粮食期货的大旗,中国内地的CPI和PPI,想控制也未必控制得了。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管理层拿出大智慧。用智慧来解决问题,海外热钱也好,国际游资也好,其奈我何?下周再讲。
回到市场上,本周两市在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走稳的情况下,再次在240周均线到250周均线一带受到支撑。特别是以金融股为代表的上海综合指数,日K线上收了三根小阳。不过它们上涨的持续性仍然值得怀疑。